薛承泰/台灣生育率全球墊底 人口大減警訊

美國中情局(CIA)在大新聞網公布2021年世界227個國家與地區的總生育率,台灣排名最後一名。誰是最後一名並非最重要,而是中情局生育率推估出來的數字還過於樂觀!
 

美國中情局(CIA)在大新聞網(Big News Network)公布2021年世界227個國家與地區的總生育率(即平均一位婦女於15~49歲期間的總生育量,俗稱生育率),而台灣排名最後一名,引發國內媒體的廣泛討論。筆者要指出,誰是最後一名並非最重要,而是中情局生育率推估出來的數字還過於樂觀!

中情局官網設計了一個「世界概況」(The World Factbook)的平台,傳散甚廣,是了解各國狀況的一個捷徑。內容除了對各國有基本介紹、目前的發展與未來的挑戰(包括人口),還關心許多議題,包括全球與地區政治經濟,當前的疫情、環保與永續,以及生活型態等,並隨時更新「情資」,這次的人口推估就出現在這個平台上。

中情局的推估其實和歷年來聯合國人口局類似,生育率最高一直是非洲國家,有趣的是,2021年最低5個國家分別是台灣、南韓、新加坡、澳門、香港。日本生育稍好,仍有1.38人,排名218。

關於人口統計,最精確的來源當然是各國政府本身。根據內政部統計處,2019年台灣生育量17.8萬人,生育率為1.05人,2020年生育量16.5萬人,生育率已低於1。今年生育量將低於15萬人,生育率不可能如中情局所估的1.07人。

由於生育率的推估是計算自「年齡別生育率」的總和,於是影響生育率的兩個參數,分別是該年「育齡婦女人數」以及「該育齡婦女的生育數」;儘管近年來前者在下降中,但幅度不大,可是,後者卻是明顯滑落,這就說明著,今年生育率會低於去年。

疫情加劇生育率下滑 台、韓競逐全球生育率爐主

一樣的情形發生在中情局對南韓生育率的推計,1.09人也是高估。南韓在2018年之後生育率比台灣還低,且低於1人;此外,新冠疫情較台灣嚴重許多,生育率下滑程度應該比台灣更明顯。筆者猜想,中情局所使用的基期應該是2018年之前的資料,所以對台灣與南韓的推估會偏高。無論如何,2021年台韓生育率都低於1人,並且競逐最後一名!

眾所周知,一般懷孕約為9個半月,去年有許多國家生育率下降,許多媒體以受到疫情影響的角度來報導,這是明顯的錯誤!疫情從去年二月才開始在各國蔓延開來,那麼,去年1至10月的生育,根本不是在疫情期間懷孕的。去年疫情對台灣影響較明顯的是結婚,較2019年少了1萬兩千對,接著會衝擊到今年的生育;如果今年結婚對數持續下降,又會影響到明年的生育,情況相當不樂觀!

然而在疫情初期,有專家認為,人們待在家的時間拉長,將有助於生育;很巧,台灣前年12月生育量達1萬7千多人,是當年的最高,比全年平均多出約4千個嬰兒,或許反映了這個說法。

育兒補助加碼 緩不濟急 

可是,當疫情快速擴散而且時間越拉越長時,專家又認為這將不利於生育,因為懷孕期間受到感染的機會增加,大家會積極地避孕。據報導,去年台灣保險套銷售量竄升了百分之五十,加上今年前三月的生育再度破底,這個說法也似乎成立。今年第一季的統計已出爐,生不如死即有近1萬3千人,超過去年一整年5千人;此外,今年總生育量很可能比去年再少兩萬嬰兒!

2016年以來,台灣平均每年跌掉超過1萬名嬰兒,未來十餘年會關掉多少學校,答案都已經有了。其實,生育率快速下降,導致人口數的減少,在未來十年內情形尚不嚴重;真正的挑戰是人口結構的改變,這十年,老年人口會增加約200萬人,工作人口則少了180萬人。蔡政府去年年宣布提高育兒補助,已緩不濟急了!

▲政府育兒補助加碼預已於2021年8月上路。(圖/翻攝自Facebook/蔡英文 Tsai Ing-wen)

婚姻與生育不再是願望 而是負擔! 

通常一個國家進入工業化與現代化,生育率的下降具有普同性;進入已開發後,生育率會停留在1.6至2.0之間一段時間。台、韓卻在2000年之後生育率拽破1.6人,並迅速進入超低生育率階段(1.3人以下)。其共同原因至少有:

(1)生養育的金錢與時間成本急速上升

(2)房價飆升且居住環境不佳

(3)工時過長壓力大

(4)消費主義盛行,年輕人即使有工作也難存錢

(5)花不少時間在網路遊戲,甚至在股市中沖來沖去

最後,家庭觀念趨於淡薄,當婚姻與生育不再是「願望」而是「負擔」,情況可想而知。

相關新聞

川普在就職演說裡針對汽車產業,承諾讓美國再次成為汽車生產大國; 國內汽車零組件相關產業已經做好應變準備,認為與美國車廠間的生意不受影響,...
勞動部21日宣布,完成每三年一次勞保費率及財務精算作業,最新精算結果顯示,在政府已連續六年撥補勞保基金總計3,870億元下,在投資報酬率4...
立法院會在歷經跨日的不斷電表決後,終於在今天三讀通過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 歲出原編列約新台幣3兆1325億元,...
虛擬貨幣課稅方式受關注,財政部提供立法院「加密貨幣所得課稅規定」報告指出,國稅局已將個人或營利事業利用虛擬通貨線上交易平台(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