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勳示警:美中晶片戰可能重創美國科技業

美國晶片巨擘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接受英國金融時報(FT)專訪時表示,美中晶片戰日益升溫,可能重創美國科技業,而且因為中國大陸市場大到無法被取代,他批評美國的出口管制讓輝達形同「雙手被反綁」,也將讓晶片法的效益直接「從膝蓋砍斷」。

業界人士分析,黃仁勳這一席話,堪稱是多數美國半導體廠高層的心聲,因為大陸已是全球不容忽視的市場,但美方禁令讓不少擁有高階技術的美企產品出口大陸受限,並可能引發陸企全力追趕,導致技術與規模離美商愈來愈近的威脅。

輝達是台積電(2330)重量級客戶之一,若輝達單價較高的高階產品銷陸受阻,多少也會影響台積電的生意。

黃仁勳表示,拜登政府為減緩大陸半導體製造所祭出的嚴格出口管控,已讓矽谷的晶片業者「雙手被反綁在背後」,沒辦法銷售先進晶片到這個數一數二大的市場。

他說,同時,大陸正在自行開發效能可與輝達的繪圖、遊戲和人工智慧(AI)處理器相匹敵的晶片,「如果大陸不能從美國買晶片,將只能自己打造。美國要小心。大陸是科技業非常重要的市場。」

他也警告美國國會議員示警,若要進一步限制與大陸的貿易,應該「深思熟慮」。他直言,「如果被剝奪大陸市場,我們沒有應急方案。沒有其他大陸,只有一個大陸」。他說,大陸約占美國科技產業三分之一的市場,不管是零組件的料源、還是終端市場,都不可能被取代。

他形容,阻止美國科技業進入大陸市場,規模520億美元的晶片法效益將「從膝蓋砍斷」,「如果美國科技業必須(因為失去中國大陸市場而)減少三分之一產能,就不會有人需要美國的晶圓廠」,晶圓廠將空到「能在裡面游泳」。

全球多數先進晶片都是在台灣製造,包括輝達的產品,近年台海風險升高已使業者希望分散供應鏈。黃仁勳說,「我們理論上能在台灣以外生產晶片,這是可能的,(但是)大陸市場沒辦法被取代,那根本不可能」,「所以你得捫心自問,想用什麼方式推動」。

輝達年報顯示,大陸和香港占輝達去年度銷售的比率超過20%,台灣則超過25%。這個數字反映的是客戶帳單地點,可能包含當時賣到其他市場「終端客戶」的代工製造商地點。

針對輝達想收購安謀卻因監管阻礙而失敗,黃仁勳表示自己傷透心了,不會再輕易投資英國。他說,他在英格蘭建立AI超級電腦的第一個執行計畫,「我不會再打造了」,「我受夠了」。

延伸閱讀

陸行之:看起來台積電救世主要換人做了

晶片大廠輝達(Nvidia)財測好到超乎市場預期,股價在盤後交易狂飆,資深半導體產業評論家陸行之最新臉書貼文直言,「過去這幾年我們經常聽到一顆蘋果救台積電,現在看起來救世主要換人做了」,同時認為,「看起來下半年要大幅加台積電單了」。

 

相關新聞

在「川普2.0」時代,此前被認為理所當然的事物不斷被顛覆。作為世界增長中心、以出口為主導不斷發展的亞洲的出路在哪?...
以色列與哈瑪斯(Hamas)持續21個月的 加薩戰爭 ,迄今已造成超過60,000人死亡。近期,繼英國、法國表態後,加拿大也跟進宣布,...
河浪武史:美國和歐盟(EU)7月28日公佈了關稅談判的協議內容。與日美協議最大的不同在於,歐盟將取消對美國工業産品的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宣布,美國和韓國達成一項全面且完整的貿易協議,南韓將提供3500億美元用於他挑選的投資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