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病毒共存 詹長權:需有目標並有數據研究

邊境解封已過半個月,疫情卻尚未結束,高新確診數和死亡數讓台灣成為「新冠雙高」國家。台灣大學公共衛生教授詹長權接受聯合報專訪表示,政府的解封政策,並沒有看到與病毒共存的目標,只是不斷修正檢疫、隔離政策,卻沒相關配套,他憂心「與病毒共存一定要有目標,而非沒有目標的共存。」

 

疫情未見消停 民眾不該過度放鬆

截至指揮中心本月2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為止台灣累計741萬4829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其中737萬8767為本土確診病例,台灣累積的確診病例數在世界各國之中是第18高。截至目前為止台灣累計1萬2258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死亡病例,其中1萬2241例為本土死亡病例,台灣累積死亡人數在世界各國之中是第59高。

台大公衛教授詹長權表示,從這半年的確診、死亡數快,都比前兩年嚴重,台灣這一波「新冠雙高」的Omicron疫情已經讓國家社會犧牲了不少寶貴的生命和身體的健康,而且這一長波的疫情熱度至今未見稍歇;社會卻在糾結三加十一的討論,他認為民眾的心態警覺心過度放鬆,「我們可以過正常生活,不過不可以這樣放鬆」,社會不應還容許每天有三、五人因新冠死亡。

病毒共存需有目標 血清調查被終止無數據研究

對於是否與疫情共存,詹長權認為,邊境開放之後,防疫挑戰仍嚴峻,政府解封,應設定有清楚的與病毒共存目標,以目前確診率應該還要再下降三十倍、死亡率下降十三倍。

詹長權認為,共存最有用的方式就是打疫苗,但很遺憾地,從二○二○年六至八月彰化血清抗體調查被終止之後,國內就沒有持續系統性社區血清調查,無法得知台灣每一波感染後的抗體強度,也不知道每一波開始打第一、第二劑之後,民眾經打疫苗後的抗體持續情形,「這些資料我們是沒有的,只能用猜測。」

詹長權也感嘆,現在台灣的新冠死亡率是百萬分之二點多,但世界各國防疫做得好的,應降到百萬之零點多,更好的百萬隻零點零多,台灣應設定一個目標值,不僅是政府、指揮中心,社會態度都不能過度輕忽。

相關新聞

朝野黨團今起密集協商今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 據統計,待協商提案總數合計3296案,其中,國民黨團提案數2334案,民眾黨團提案數487案...
環境部於去年9月公布全國66家SRF廠商體檢結果,時隔3個月,昨(14)日發布「固體再生燃料(SRF)白皮書」與「...
環境部將於17日審查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畫(四接)環評案,各方攻防白熱化。基隆在地六大工商團體昨(13)日首度出面力挺四接開發,同一時間,...
行政院9日通過電業法修正草案,將「併網型儲能」與「需量反應」納入電力供應業,並開放再生能源售電業者之間互相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