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中國疫情調查團」14日即將抵達武漢,到底可以調查什麼?

距離新冠病毒(COVID-19)爆發已經快一年,中國當局此前一直不願接受透明、獨立的團隊到武漢調查病毒起源。而在2020年歷經數月談判後,世界衛生組織(WHO)終於獲得批准進入,歲然最初一切進行得並不太順利,但於本月14號,,WHO團隊將抵達武漢,而究竟還能查到什麼、無法查到什麼,種種疑問依然是懸而未決的謎題。

WHO原定於2021年1月5日,展開在中國的新冠病毒大流行起源追蹤,但中國官方不肯批准研究團隊的簽證,讓之前盛讚中國防疫表現的WHO總幹事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也發出怨言。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1月7日並沒有明確回覆,而是表示:「雙方目前仍然在國際專家來訪的具體日期和具體安排等細節,保持著密切溝通。」

如今,調查病毒源頭一事算是塵埃落定。根據《衛報》報導,WHO調查團隊將在1月14日抵達中國。到底能在武漢查到什麼?調查方向又該為何?下列有深入分析。

▌調查方向一:病毒源頭是人為,或源於自然界?

疫情進展初期,包含中國在內的諸多研究單位都想了解新冠病毒從何而來。2020年5月中旬,世界衛生大會WHA通過了一項決議,呼籲國際組織串聯起來去查明動物來源。目前的證據顯示,病毒源頭不是穿山甲也不是鮭魚,它十分有可能是源自於蝙蝠。在2020的一份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中國境內15年來記錄的蝙蝠族群,發現大約1,240種不同類型的冠狀病毒;報告也指出,新冠病毒與馬蹄蝠(Rhinolophus)中發現的一株病毒有「密切關係」。

但「關係密切」只是一個相對的說法,又至今也仍然沒有蒐集到蝙蝠病毒的基因與新冠病毒完全吻合的證據。因此,即便病毒可能直接從蝙蝠傳播給人類,但研究人員認為,病毒更有可能通過中間宿主(intermediate host)傳播。

中間宿主的意思是:病原體(可以是寄生蟲或細菌,但這邊意指病毒)進入到人體前的中繼站,而中間宿主可為病原體短暫提供營養和保護,直到其發展階段完成,病原體才進入最終宿主。因此,若在動物中發現一種幾乎與新冠病毒相同的病毒,那這將成為一項追溯病毒源頭的重大證據,也可以斷開動物和人類間的病毒鎖鏈,有效遏止傳染。

▌調查方向二:零號病人的感染環境?

若要盡可能還原、接近事實脈絡,除了查明動物來源和中間宿主,零號病人也是重要線索之一。零號病人也稱為「索引病例」(index case),是個1980年代愛滋病研究期間興起的醫學術語,意指疫情擴散時被病毒或細菌感染的第一人。不同於檢測個人是否感染單一種新冠病毒的方法,追溯病毒源頭需要更龐大更詳細的資料,才能層層堆疊出最可能的感染路線,重現零號病人最初的感染環境。

病毒在細胞內繁殖時,要為每個「子病毒」複製一份遺傳物質,而這些副本並不總是完美的,常會出現一些「錯誤」,即發生基因突變。 有些「錯誤」造成的改變可能不利於病毒生存,但同時可以反映病毒的足跡;而有些則可能使病毒變得更易傳播,甚至致病性更強,譬如在英國竄起的變異型B1.1.7有更強的傳播力。

我們若能完整得到病毒的「生命密碼」,就可以一一檢視每個病人身上的病毒差異:因為隨著時間推移,從零號病人散播出去的後代,會逐漸出現些微差異,也不斷積累在新一代的病毒基因上,所以一步一腳印,我們可以由基因上的變異點數量去推敲病毒演化流程。

相關新聞

據最新統計數據,中國青年失業率在8月份攀升至一年半來最高點。與此同時, 房地產危機和消費疲軟加劇了就業困境。路透社援引經濟學家預測報導稱,...
河浪武史: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9個月來再次啟動降息。世界經濟將形成川普關稅這腳煞車和主要國家貨幣寬鬆這腳油門並存的複雜格局。...
美國聯準會(Fed)17日決議降息1碼,為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以來首度降息,且預期今年底前將再降2碼,明年預估降息幅度維持為1碼不變。...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以下簡稱:美聯儲)9月17日決定重啟降息。主席鮑威爾在記者會上反覆強調,高通膨和就業放緩同時引發擔憂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