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央行行長:低利率和溫和通脹的時代已結束

多國央行總裁警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造成的「大規模地緣政治衝擊」和新冠大流行之後,低利率和溫和通脹的時代已經結束。降低全球高通膨將是痛苦的行動,甚至可能導致經濟成長崩潰,但央行必須迅速採取行動,以防止價格快速成長變得根深蒂固。

他們表示,如果加息速度不夠快,可能會讓高通脹根深蒂固,最終需要各國央行採取更激烈的行動,將價格漲幅拉回較為溫和的水平。

《路透》報導,由於能源價格飆升、疫情大流行之後的供應鏈瓶頸,以及在某些情況下炙手可熱的勞動力推高了一些成本,並可能造成難以打破的薪資價格螺旋,通貨膨脹正在全球打破數十年來的高點。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出席歐洲央行年度貨幣政策會議時表示,這段過程可能會帶來一些痛苦,但最嚴重的痛苦是央行未能解決這種高通膨,放任他持續下去。

歐洲央行(ECB)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則指出,疫情前的低通膨不會重現,一直以來低估物價漲勢的ECB現在也必須採取行動,因為未來幾年價格成長可能會維持在央行的2%目標以上。

鮑爾提到,收緊貨幣政策以避免美國經濟衰退的行動可行,隨後補充,這條路途狹窄,不能保證絕對會成功。鮑爾強調,相關政策當然有風險,但這並非對經濟最大的風險,如果不能恢復價格穩定才是央行犯下最大的錯誤。

國際清算銀行(BIS)總裁卡斯騰斯(Agustin Carstens)表示,政策制定者已邁出第一步,正視問題的所在,現在的工作室收緊政策,因為風險正逐漸增加。

歐洲央行預計將在7月和9月升息;美國聯準會在6月的會議宣布升息3碼(0.75個百分點),並可能在7月採取類似的措施;英國央行(BOE)本月將利率上調0.25個百分點至1.25%,這已是去年底至今第5度升息,並表示,如果通膨持續,未來將採取「更有利」的行動。

相關新聞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於7日結束為期二日的利率決策會議,會後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間維持在4.25%至4.5%不變,...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6日表示, 中國人工智慧市場可能在未來兩到三年內達到約500億美元規模,這使得美國企業能否進入該市場變得至關重要,...
 在中美即將啟動經貿談判前夕,雙方貨幣政策先行較勁。中國人民銀行7日宣布降準降息,向市場釋放人民幣(下同)1兆元資金,期以「雙降」...
新台幣匯率近期勁揚,引發市場對美國施壓升值的揣測。彭博和路透等外媒6日報導,台幣走升部分原因來自未經證實的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