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疫情再起 動態清零挑戰地方財政

編者按:

中國疫情進入新一波延燒,19日中國當局坦承,省面臨同時段多地發生以變異病毒株Omicron為主的疫情防控局面,形勢嚴峻複雜;據港媒報道,由於北京當局堅持“動態清零”,耗資巨大,許多地方政府已面臨財政吃緊的壓力。此波疫情又將如何衝擊台灣與國際的供應鏈,值得關注。

官方證實疫情嚴峻 唐山市開始停工

中國國家衛建委新聞發言人米鋒3月19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記者會上表示,近一周以來,全球新冠病毒新增確診病例再次出現反彈,其中4成以上集中在中國周邊國家和地區,讓中國大陸外防移入壓力持續增大。據指出,本月1日到18日,中國累計通報感染者超過2萬9000例,波及28個省份,其中吉林省累計報告超過1萬例,另有4個省份累計報告超過1000例,還有10個省份累計報告在100至1000例之間。

中國河北省唐山市政府也在同天公告,該市「全面進入緊急狀態」,據中國媒體新浪新聞引述業內人士報導,唐山地區鋼貿廠、物流業已暫時停工,預計緊急狀態將持續 1-2 周。據報導,唐山鋼鐵廠、物流業已停產停工;唐山市為中國鋼鐵重鎮,中國十大國有鋼鐵廠之一的唐山鋼鐵營運據點便遍佈唐山,目前當地停產、停工程度仍不明。

清零政策拖垮地方財政 維持經濟成挑戰

香港英文“南華早報”19日報道,為執行北京指定的社會面清零政策,當局一直採取封城、普篩與政府指定設施執行隔離等嚴厲措施,相關支出有增無減,2020年中央曾補助地方政府抗疫經費,但從去年起,地方政府必須拿出各自的財政收入應對。

報導說,在中國,執行核酸檢測每人的花費介於24至48元之間,根據中國當局2020年的統計數據,對於許多人口破百萬,而當地民眾每人每年醫療支出不超過200元的地方政府而言,確實難以負擔。

此外,中央政府正在加緊對地方政府債務的調控,以防止金融崩潰,此舉已影響到若乾地區的融資籌措,地方政府的土地收入也因房地產市場放緩而受到影響。

雖然北京當局已聲稱,今年對地方政府的轉移支付增至9.8兆元,以支撐地方政府的財政,不過也要求地方政府加速基礎建設的支出,並設定今年經濟成長率的目標是5.5%。許多分析人士表示,維持經濟成長及縮減赤字對於許多地方政府而言構成挑戰,意味著北京當局可能會再度放寬地方政府債務限額。

相關新聞

微軟將對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人工智慧(AI)大廠G42,投資15億美元。據悉美國官員先前與G42展開幕後磋商。路透 微軟...
擬對中國鋼、鋁產品加徵關稅至25%,並啟動對中國造船業的調查。  美國總統拜登備戰大選拚連任之際,美中貿易戰再掀波瀾。外媒報導,...
優市場預期;經濟恢復消費不及生產,需進一步關注中小企業發展  大陸統計局16日公布今年第一季GDP年增5.3%,較上季加快0.1個百分點,...
國際貨幣基金 (IMF) 小幅上調對今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期,原因是美國和一些新興市場表現強勁,不過同時也警告,在持續通膨和地緣政治風險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