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統計局長:人口高齡化已成基本國情

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中國內地人口超過14.1億,較10年前人口普查增加逾5%。國家統計局形容,中國人口紅利,以及超大規模國內市場優勢依然存在。但當局承認,中國人口增長放緩,需要採取措施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並要辯證看待人口變化對經濟社會的影響。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上午舉行第7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結果記者會,並公布中國大陸最新總人口數為14億1178萬人。其中,60歲及以上人口為2億6402萬人,占18.70%;65歲及以上人口為1億9064萬人,占13.50%。

身兼中國國務院第7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副組長的寧吉喆在會中指出,2010年至2020年,60歲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5.44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上升了4.63個百分點。與上個十年相比,這次上升幅度分別提高了2.51和2.72個百分點。

他說,老年人口比例上升較快,顯示高齡化已成為今後一段時期中國的基本國情。「這既是挑戰也存在機遇」。

寧吉喆指出,人口高齡化將減少勞動力的供給數量、增加家庭養老負擔和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的壓力,但同時也促進「銀髮經濟」發展,擴大老年產品和服務消費,有利於推動技術進步。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月在人大會議上宣布將「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以『一老一小』為重點完善人口服務體系,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逐步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面對媒體追問延後退休年齡政策什麼時候實施,寧吉喆今天僅表示,接下來要開發好、利用好人口普查數據,對普查數據進行認真研究,開展深度分析,切實為科學制定政策提供統計資訊支撐。

他強調,要辯證看待人口變化對經濟社會的影響。中國人口基數大、人口眾多的基本國情沒有改變,超大規模國內市場優勢將長期存在,人口與資源環境仍將處於緊平衡狀態。同時,人口成長放緩,需要採取措施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寧吉喆也提到,人口成長還受人口年齡結構、人們的生育觀念、生育政策、生育成本、公共衛生和健康水平等經濟社會因素的影響,中國人口今後會達到峰值,「但具體時間現在看還有不確定性」。

他並表示,預計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中國人口總量會保持在14億人以上。

相關新聞

據最新統計數據,中國青年失業率在8月份攀升至一年半來最高點。與此同時, 房地產危機和消費疲軟加劇了就業困境。路透社援引經濟學家預測報導稱,...
河浪武史: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9個月來再次啟動降息。世界經濟將形成川普關稅這腳煞車和主要國家貨幣寬鬆這腳油門並存的複雜格局。...
美國聯準會(Fed)17日決議降息1碼,為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以來首度降息,且預期今年底前將再降2碼,明年預估降息幅度維持為1碼不變。...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以下簡稱:美聯儲)9月17日決定重啟降息。主席鮑威爾在記者會上反覆強調,高通膨和就業放緩同時引發擔憂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