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經濟、金融有四風險

中央銀行昨(31)日在金融穩定報告中示警,國內外經濟金融有四大風險,包括:全球經濟嚴重衰退後可望復甦,但金融脆弱度持續累積;中國大陸經濟成長逐步回升,惟潛在風險仍高;壽險公司獲利及資本均提升,但面臨較高市場風險,及票券公司流動性風險仍高。

央行報告指出,去(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衝擊甚鉅,在貿易萎縮、經濟活動停擺及供應鏈中斷影響下,全球經濟成長率驟降至-3.5%,為大蕭條以來最嚴重衰退,且先進及新興經濟體均陷入負成長;全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則因原油及其他能源價格下跌而降至2.1%。

央行金檢處副處長潘雅慧說明,因應新冠肺炎,主要經濟體採取超寬鬆金融環境,股市與實體經濟脫鉤、金融脆弱度上升,若實質利率快速上升,將使金融市場大幅修正,影響市場信心並危及金融穩定。

展望今年,受惠於各國陸續施打疫苗、防疫措施放寬及寬鬆財政與貨幣政策支持,加上基期較低,IHS Markit預估全球經濟成長率將大幅回升至5.7%,全球CPI年增率因原物料價格持續回溫,預測將升至3%。然而,IMF提出警告,配送疫苗的物流問題及疫苗普及程度與有效性等不確定因素,均可能再度重創全球經濟。

央行指出,去年中國大陸社會融資規模續增,中小型金融機構的脆弱度較高;9月底企業、家庭及地方政府等非金融部門債務餘額續創歷史新高,潛在風險仍高。

國內金融機構部分,央行呼籲應關注兩大風險,包括:壽險公司獲利及資本均提升,但面臨較高市場風險,以及票券金融公司流動性風險仍高。

央行指出,去年壽險公司稅前盈餘較前年大幅增加33.26%至2,061億元,主要因積極處分股債實現獲利推升投資收益所致;去年底平均資本適足率回升至299.13%,權益對資產比率亦大幅提升至8.57%。

去年底壽險公司國外投資部位成長至18.66兆元,但今年以來部分金融市場強勁反彈似與實體經濟脫鉤,恐有泡沫化之虞,加上美債殖利率攀升,恐衝擊債券評價利益,壽險公司面臨較高的股票投資風險及利率風險。

此外,票券市場利率創新低吸引企業增發商業本票籌資,使票券公司保證餘額擴增;年底保證墊款比率降至0.01%,授信品質尚佳,但應注意疫情發展影響,以短支長情形依然存在,票券公司流動性風險仍高。

相關新聞

央行昨(20)日舉行今年首季理監事會,考量國內通膨將續緩步回降,且全球經濟成長降溫,前景面臨諸多風險,恐影響國內經濟成長力道,...
賴清德總統日前提出國安策略,除限縮兩岸宗教、教育等交流,也指示就兩岸經貿所涉及的人流、物流、金流及技術,進行必要、有序的調整。...
行政院 提出的 財劃法 修正覆議案,遭 立法院 否決,未能通過覆議。預計總統將於三月底前,公布由在野藍白聯手通過的財劃法修正案,...
三月五日, 美國 國防部 次長柯伯吉在參議院聽證會被質疑近兩年對中國立場變軟。他說:「美國在印度太平洋的核心利益是防止中國稱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