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C+原油增産節奏不變,重視對俄框架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和俄羅斯等非加盟主要産油國組成的「OPEC+」從實質意義上維持了現有的階段性原油增産計劃。十分重視與進攻烏克蘭和美歐産生對立的俄羅斯的合作框架,並未進行美歐之前所期待的大幅追加增産。

OPEC+在當天以在線方式召開的部長級會議上,就5月份將增産幅度定為43.2萬桶/日達成一致。「再次確認」了每月增産40萬桶/日的現有協議,並在此基礎上微調了標準産量。下次磋商會議將於5月5日召開。

此次磋商後發表的聲明稱,原油價格行情的劇烈波動「並非因為基本面因素,而是由目前正在進行的地緣政治局勢造成的」。表現出了不對俄羅斯進攻烏克蘭而引發的原油供應問題負責任的姿態。

據國際能源署(IEA)預測,俄羅斯的石油出口量將減少250萬桶/日。美國、歐洲、日本紛紛推動有餘力填補缺口的沙烏地阿拉伯等中東産油國進行增産。如果其他産油國進行大幅增産,對俄羅斯來説,將是向敵人伸出援手的行為,會讓OPEC+的團結發生動搖。

有觀點認為,沙烏地阿拉伯和美國拜登政府之間的感情裂痕也是不答應增産要求的原因之一。沙特在與葉門親伊朗武裝勢力的鬥爭中,感覺美國的支持太弱,而且對重返伊朗核協議存在不滿。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沙特強化了與中國加強關係的舉措。

31日,紐約市場的西德克薩斯輕質原油(WTI)期貨價格一度跌至每桶100美元左右,比前一天下跌了7%。

也有中國新冠疫情擴大的原因,原油價格行情出現了暫停上漲的跡象,但仍比1年前高出7成。産油國的真實意圖是維持高油價。

在俄羅斯産原油難以採購的情況下,有力的替代國家是美國。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預測,2022年産量將達到1200萬桶/日,比上年增加85萬桶/日。

即便如此,也不能完全彌補因俄羅斯産原油的供應減少而産生的缺口。預計沙特等OPEC+成員國將會繼續掌握供求的關鍵。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久門武史 布加勒斯特、蛭田和也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

相關新聞

中國商務部今日宣布,即日起將對稀土相關技術、物項實施出口管制。商務部發言人表示,目的是為更好的維護國家安全及利益,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
今年諾貝爾獎為我們打開了兩扇通往科學未來的窗,化學獎頒給了三位創造「金屬有機框架」(MOF)架構的科學家,他們為分子世界建造了新的房間;...
繼先前NVIDIA與OpenAI的深度技術綁定,隨後AMD以股權換取OpenAI數百億美元大單,共同開啟全球AI與半導體市場的全新戰略時代...
中共第20屆四中全會將於10月20~23日舉行,審議自2026年起往後五年大陸主要經濟社會發展方向的「十五五」規劃。 瑞銀8日發表報告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