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死亡率高於世界 張上淳憂心病毒變種

台灣新冠本土疫情嚴峻,死亡人數也居高不下,甚至有許多人是在家中、集中檢疫所猝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研究確診資料的時候,的確發現近期的個案在確診之後,多半很快就出狀況,「我們也會請疾管署昆陽實驗室加速做病毒基因檢測、序列分析,來做相關探討,當然也會很擔心是不會是有病毒株的狀況。」

國內這波本土疫情自5月11日以來,已經累積10005人確診,248人死亡,死亡率達2.4%,而目前全球平均致死率為2.16%,台灣本土疫情的死亡率已經超過全球平均。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坦言,和全球整體來比,台灣現在確實已經超過全球整體。

不過他表示,影響死亡率有幾個重要因素,病人有沒有潛伏慢性疾病等背景,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都說國內死亡率很低,主要因為感染族群是年輕的一群,如今反過來都是以中高長者為主的確診者,比例高,其次是因為他們很多都有慢性疾病,是死亡率偏高的主要因素。他指出,這波高峰期的死亡狀況,有多重因素造成,但如何和其他國家比較,還是要有相同的基礎來做比較。

指揮中心先前說明,引起此波疫情的是Alpha變種病毒 (原稱英國變種病毒的B.1.1.7病毒)。但對於部分患者快速死亡的狀況,張上淳今天在記者會表示擔心是否病毒株有狀況,將持續監測,並請衛福部疾管署昆陽實驗室加速病毒基因序列分析。

張上淳說,現在看起來,60 歲以上還是很重要的因素,在 5 月 11 日到 6 月 2 日之間,有 91.5% 的死亡個案是60 歲以上,而這些死亡個案大多是發病 8~14 天之後死亡,佔了 40%;但有一部份發病到死亡時間很短,3 天內就過世,總共有 18%,「許多面向還要探討、準備,當然病毒株是否有狀況,也會持續監測。」

張上淳表示,的確是有可能因為變異病毒株而造成這種「發病後很快死亡」的狀況,不過還是可以靠系統來支持。最重要的是,整個系統裡面,加速從「隔離」到「醫院」的速度、更多的密集監測,避免發生這樣狀況,是接下來要準備的。 張上淳也提到,醫院量能逐漸寬裕,會加速讓需要醫療照護的病患盡快住院,可密集監測病況變化。

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部分患者確實病情變化快,有些突發死亡狀況,確實讓人感到遺憾,希望醫療救護系統能更積極救治患者,現在就是鼓勵各地方政府設立篩檢站,也有相關補助辦法來支持,希望能篩更多,也希望更針對性地針對熱區設立篩檢站,及早把相關可能病人找出來。

相關新聞

時隔30年再統計… 主計總處表示「高負債」是導致貧窮原因;但與主要國家相比,財富分配明顯均勻  主計總處29日公布「...
首納碳洩漏風險係數值,給企業折扣,但520前碳定價無法拍板 碳費定價遲未定案,引發業界焦慮。環境部29日預告碳費三子法,首納「...
海保署於4月19日在彰化舉行「海洋保育法草案」(簡稱海保法草案)第二場公聽會,逾百名漁會代表出席。...
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率團出訪中國,傅崐萁今天表示,此行順利完成「兩岸和平破冰」、「兩岸觀光全面開啟」、「台灣農漁產品拓展市場」等主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