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音:全球通膨與地緣政治風險持續

對於疫情、戰爭、地緣政治等外在不確定性因素所帶來的影響,劉德音表示,全球通膨仍在持續,近期發生的俄烏戰爭及大陸疫情封控等外在環境,造成供應鏈受限及成本上升,但通膨雖然仍在高點但已慢慢緩和,對半導體及科技沒有直接影響,長期對需求或有影響但仍在觀察中。

台積電股東會,董事長劉德音表示,台積電去年營收較前年成長25%,今年預期將會成長30%左右,外在環境對半導體產業影響不大,全年產能利用率還是非常滿。

劉德音指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讓數位化加速,台積電因為半導體技術持續領先而受惠,正進入一個更高結構性成長的時期,因此在擴產方面要做好事前部署及準備,大幅增加資本投資,擴產大部份集中在台灣,但也延伸到美國及日本。

劉德音表示,近兩年來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半導體供應鏈混亂,但台積電生產出貨極大化及彈性調整,公司上下全力以赴給客戶最大支持,亦獲得客戶信任。新冠肺炎疫情、世界經濟、半導體產業循環的不確定性仍在,台積電擁有「技術領先、製造優越、客戶信任」的三大優勢,以迎接未來幾年挑戰,台積電不變目標是為股東創造最大價值。

對於外在不確定性帶來的影響,劉德音表示,全球通膨仍在持續,近期發生的俄烏戰爭及大陸疫情封控等外在環境,造成供應鏈受限及成本上升,但通膨雖然仍在高點但已慢慢緩和,對半導體及科技沒有直接影響,長期對需求或有影響但仍在觀察中。

劉德音認為,近期終端需求下降是以消費性電子為主,但車用及高效能運算(HPC)需求暢旺,台積電已經調整生產計畫因應,包括進行產品轉換,至於半導體產業鏈庫存調整仍在進行中,但台積電因技術領先,今年產能利用率還是非常滿。

劉德音表示,對半導體產業而言,未來10年是非常好的機會,生活數位化轉型,疫情前就已開始但目前加速進行,帶來的影響是半導體需求大幅增加,最近也可看到包括智慧型手機、個人電腦、物聯網、車用電子等晶片含量(silicon content)大增,例如新款汽車的晶片用量是舊車款的10倍,未來新車可能又增加10倍,這些均造成半導體需求增加,台積電會利用此一機會提升成長。

image

圖片來源:工商時報官網

 

相關新聞

7 月 31 日,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發布最新報告指出,中國自 2022 年起便啟動無數軍演、訓練,以模擬封鎖台灣的情境。...
美國對等關稅風暴未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再預告擬在下周「開獎」藥品及半導體關稅,市場屏息以待,另外引發討論的是,...
前美國國務院顧問惠頓(Christian Whiton)日(5)前大力批判賴政府對美方針,以「臺灣如何失去川普」(How Taiwan...
晶片大廠 NVIDIA 今(5)宣布啟動「電力大革命」(Power Revolution)計畫,致力於推動資料中心電力基礎設施從傳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