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租稅大整改 台灣競爭靠實力

編按:

七大工業國集團(G7)的財長會議上通過租稅協議案,支持全球最低稅率的積極推動,至少在15%。一旦全球達成廣泛共識,繼續以低稅負做招商引資誘因,成效將有限;因此包括台灣在內國家,勢必要改弦易轍。政府應即擬妥因應方略,參與查核、揭發和進行跨國資料分享;並積極擔任由母國追稅的角色扮演。

台大國際企業學系副教授盧信昌投書聯合報指出,台灣的企業所得稅接近全球最低稅率;因為有租稅天堂等競爭,長期卻苦惱於假外資的出沒,更傷害台灣稅負公平與行政監理。

一如預期,在七大工業國集團(G7)的財長會議上通過租稅協議案,支持全球最低稅率的積極推動,至少在15%。目前G7國家的平均企業所得稅率約在24%,其中以英國為最低;而企業所得稅負占政府收入比重,於全體已開發國家組織(OECD)平均接近一成。原本OECD成員國就有長年的預算赤字,尤其債務負擔攀升不已的美國和南歐國家,於此刻新冠疫情的重擊,節流既不可得,那麼開源徵稅的集體意願,自然就不言可喻了。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不僅在四月底的G7領袖籌備會之前,即於美國主要智庫「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宣講,希望能改變過去四十年來已開發國家競相壓低稅率的招商手段。各國咸以低稅率來爭取跨國企業設立總部;像在香港、新加坡和台灣,企業所得稅率已調降到15%上下。

提出全球最低稅率協議的目的,不僅終結企業稅率競相降低的國際亂象,已開發國家更盼著跨國企業獲利都有在地應稅的利益共享,而不能長期被轉移到租稅天堂。同時,諸如專利授權、網路服務和智價財權利金等無形資產,因龍頭企業紛紛將收益拆分轉移至低稅率國家;如此,跨國企業即能做成避稅規畫,在主要銷售市場甚至總部的獲利,均得以分文未繳。

此番G7雖然如願達成協議,之後則要陸續經過已原則上同意的OECD和廿國集團(G20)的議決,然後要全力協調全球140國配合修正稅法。有趣的是,在一開頭的提案討論上,西歐國家主張12.5%,而美方則要求21%;彼時,針對網路服務業者所課取的跨境數位稅,雙方更早早陷入了對立衝突。

尤有甚者,於G7財長會議召開的前夕,美國貿易談判代表戴琪在六月二日即發布就301法案的調查結果,擬定了就西班牙、英國、義大利、奧地利、土耳其與印度,這六個正推動或執行跨境數位稅的國家,採取25%的關稅率作報復和開列應稅的產品清單。最終,歐、美雙方得以在最低稅率的顯著差距上達成妥協;美方的態度堅定和適時出手的報復性關稅,相信也是達陣得分的關鍵因素啊。

一旦全球達成廣泛共識,繼續以低稅負做招商引資誘因,成效將有限;因此包括台灣在內國家,勢必要改弦易轍。

跨國企業的母國政府將被責成要追繳最低稅率的應稅額,如此在甲地大賺錢,卻往租稅天堂轉移利潤的避稅規畫,效果不復再。其次,主要國家有待協商的後續事項,涵括基金信託的投資、揭露規範和最終受益人的國籍認定。最後,美方談判立場很明確,不應課徵跨境的數位服務稅;希望最低企業稅率一旦能到位,就應立即取消數位服務稅。

台灣的企業所得稅接近全球最低稅率;因為有租稅天堂等競爭,長期卻苦惱於假外資的出沒,更傷害台灣稅負公平與行政監理。此刻國際稅則大變動,政府應即擬妥因應方略,參與查核、揭發和進行跨國資料分享;並積極擔任由母國追稅的角色扮演。這樣的作為,利人利己。且藉由透明化和釐清受益人的關係,更能避免晚近全球化的風暴,反倒深陷於三不管泥淖的唯一法門。

相關新聞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8日將赴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進行「我國如果要設立國家主權基金,中央銀行與政府相關基金(如四大基金等)所扮演的角色為何?」...
在美台關稅談判之際,近日新台幣兌美元出現「暴力」升值,連2天升幅都超過1元,甚至見到「29字頭」引發市場質疑受到美國施壓,...
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表態,以台灣經濟實力、科技產業發展,具備成立國家主權基金條件,但要先有專法及專業公開透明的管理機制;不願具名學者表示,...
台幣暴升,4月壽險將陷虧損,據透露,六大壽險高層已「口頭」向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提暫行措施,有兩大方向,一、尋找外匯準備金第二桶金的財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