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疫苗順序 楊照:「全世界疫情下的奇觀」

編者按:

Delta病毒來勢洶洶,台灣又面臨疫苗短缺的情形,施打順序不公開透明下,引起人民強烈不滿。作家楊照近日對疫苗施打順序提出看法,他表示,政府公布的順序中,包含維持防疫體系運作的中央及地方政府重要官員的第二類,及含高中職以下教職員的第七類是「全世界疫情下的奇觀」,沒看過其他國家有這樣的排法。

楊照在臉書上表示,以民主方式形成疫苗施打政策的國家,訂定出來的疫苗施打順序幾乎都差不多,因為他們的計畫都必須爭取民意支持,他們就必須擬出能夠讓社會產生同意共識的方案來。

楊照說,絕大部分民主國家的疫苗方案根據兩項原則,一是依照相關資料找出人口中的高危險群,二是對於在工作與生活中最難自我保護與病毒隔離的人,依照風險度優先施打疫苗,若還要再多一點細膩考量,那就讓最缺乏醫療資源優先施打疫苗,這樣的原則有科學與倫理原則上的依據,最容易得到社會的共識支持,所以很自然就在民主國家的疫苗政策上清楚地凸顯出來。

楊照說,回頭看台灣的情況,這波疫情顯示60歲以上患有慢性病或重大疾病的人是死亡的高風險群,但這些死亡高風險群被排在倒數第二類,他們打不到疫苗,在他們打到疫苗前,就感染了就死了,「這難道不是使得台灣死亡率如此居高不下的一大因素?」如果疫苗開打時讓這群人先打,可以救下多少人命。

楊照說,加拿大讓北方極地的少數民族排在第一順位優先打疫苗,台灣卻是在三級管制時期仍然放任都市裡的人去原住民部落露營度假,我國的疫苗政策從來不曾考慮過偏遠地區的民眾,也沒有考慮過最弱勢的街友,「在他們無法取得正常醫療資源的現實條件下,為什麼他們不能先打疫苗得到保護?」

楊照說,反觀我國的第二類與第七類,是不折不扣的台灣特色,總統府、行政院的工作人員明明都能自行採取防範措施,學校老師和行政人員也得到停課的充分保護,為什麼他們需要取得優先施打的權利?

楊照說,別的民主國家沒有這種安排,因為通不過民意的考驗,台灣訂出這種辦法,因為不是用民主的程序訂的,完全在黑箱中獨斷決定,完全不需考量民意,所以就會訂出荒腔走板的施打順序。

楊照說,民主很重要,民主可以防止黑箱濫權作出不合理的政策,民主可以在民意監督下形成合理的計畫,真正可以救命,「要求我們的政府依照民主國家的基本原則訂定疫苗施打政策,過分嗎?要求我們的政府交代是什麼人做出這樣的計畫,並予以追究責任,過分嗎?如果這是一個合格的民主國家,那非但不過分,還是政治正常運作應該具備的自我糾正功能吧!」

相關新聞

近期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產業大咖群聚,全台掀起AI旋風。「AI教父」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超微執行長蘇姿丰等人親自來台,...
碳有價時代來臨,企業碳焦慮越滾越大,「台灣碳交易之父」、台北大學教授李堅明認為,碳權是重要避險工具,企業在等待負碳技術成熟之前,...
全球面臨氣候變遷挑戰,台灣也將訂下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但為實現非核家園,台灣核電廠陸續除役,國內也掀起核電廠延役與否的討論,...
根據國際諮詢公司Resonance Consultancy新近發布的「二○二四全球最佳城市」(World's Best C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