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陸配 「 亞亞 」劉振亞因武統言論遭處分限期離境,引發社會對 言論自由 的爭辯。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羅世宏昨受訪表示,「現在有相當數量的人民對現況感到焦慮與不安」,七十五位學者也有這方面的憂慮,社會不應該動不動就貼人侮辱性標籤,到現在網路上都有人要亞亞全家滾回大陸、殺陸配等,這些不理性極端言論,難道沒有比武統更可怕嗎?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25日出席《2025國鼎論壇》能源永續論壇時再度強調能源政策的重要性。他表示, 能源政策關乎國家安全、經濟發展與產業競爭力;若產業面對的是高成本、低效率的電力,那這國家經濟跟產業,甚至民生恐怕都不樂觀。而核能只是一項工具,應被視為科學、理性問題,而非信仰,是若用現代技術、現代科學如果可以駕馭的話,願不願意面對的選擇之一。

阿里巴巴聯合創辦人及主席蔡崇信昨(25)日示警,現階段全球資料中心建設速度超出AI的初始需求,尤其美國許多數據中心投資彼此重複或相互重疊,使得AI資料中心建設出現泡沫風險。阿里為大陸雲端服務龍頭,蔡崇信一席話,引發市場對AI泡沫化疑慮升高。受此影響,台股AI族群昨天走勢疲弱。輝達周二美股早盤則跌約1.5%。

蔡崇信昨日在香港出席滙豐全球投資高峰會時表示,從美國到亞洲等各地的科技巨人和投資基金,都在搶建伺服器基地,...

以色列與加薩戰火未停,本月23日以色列安全內閣批准了一項爭議性議案,旨在促使巴勒斯坦人遷出加薩地區,外界警告這可能構成種族清洗。此外,25日也傳出奧斯卡最佳紀錄片《你的國,我的家》(No Other Land)的巴勒斯坦導演巴拉爾(Hamdan Ballal),於約旦河西岸被猶太定居者襲擊,雖幾小時後獲以色列當局釋放,卻也為兩國爭端又添陰影。

為對抗塑膠汙染,環境部推動14類場所需付費取得購物用塑膠袋等多項減塑措施,也在去年宣布欲拉長4項塑膠製品禁限用時程並擴大限塑品項,然經濟部數據顯示,2024年塑膠袋生產量31萬6905公噸、內銷量23萬4034公噸,雙雙創下近5年來的新高。環團指出,國人網購、外送及餐飲外帶導致塑膠袋產銷量不斷增加,呼籲將外送平台納入限塑範疇,不得免費提供塑膠袋。

 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會正式登場,25日上午公布「亞洲經濟前景及一體化進程2025年度報告」指出,儘管世界經濟增長不確定性增大,亞洲仍為世界經濟的主要引擎,預期2025年亞洲加權實際GDP增速為4.5%,高於去年實際增速4.4%。

電價費率審議會本周召開,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天排審電業法修正草案,行政院因應淨零轉型浪潮推升企業綠電需求,政院版草案放寬再生能源售電業交易限制,並力拚取消台電分家條款。

總統府今天公布7位大法官被提名人,其中大法官並為院長被提名人蔡秋明是現任台灣高等檢察署主任檢察官,擁有近30年檢察官實務,且擅長國際司法交流;大法官並為副院長被提名人為蘇素娥,她是現任最高法院法官,在推動國民法官制度著力甚深,熟悉司法改革推動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