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本周因核二廠1號機停機除役,供電量一下減少,讓備轉容量率瀕臨綠燈邊緣。
編者按: 疫情影響你我的生活,學子無法到校上課,許多產業也受到衝擊咬牙苦撐,人民不經要問這個政府到底部署了什麼?對楊渡而言,疫情疫苗等困境或有藉口推脫,但有三條底線本政府不該跨越,社會要如何面對失職政黨領導下的傷口,值得我們共同省思。
全台水情好轉,但台中、嘉南部分地區等二期稻作尚未恢復供灌,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今天表示,上週至今主要水庫蓄水率緩步提升、但尚未達標,將持續滾動評估,盼儘速對外公布決策結果。
《工商時報》報導,自1994年我駐美大使丁懋時與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白樂崎簽署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迄今已二十餘年,依據此一協定兩國將就雙邊貿易、投資定期舉行會議。這個協定原是對等的,但是在實行上卻不是那麼一回事,從定期諮商變成後來忽開忽停,就可以明白。
編按:綜合媒體報導,睽違近5年,美台TIFA將在30日復談,引發中方不滿抗議。白宮發言人莎琪今天強調,美台貿易投資關係十分重要,美國會持續強化與台灣經貿關係,也會繼續關切中國威嚇行徑。台駐美大使蕭美琴則表示,中斷多年後復談的TIFA將為雙邊經貿合作奠定重要基礎,期盼雙方逐步累積的善意和互信,能成為未來洽簽雙邊貿易協定的動能。
台美TIFA會談中斷將近五年,將於本月30日登場,駐美代表蕭美琴在臉書表示,會談主題供應鏈韌性包含晶片與安全資通訊產品,將是台美雙方未來合作取得進展的機會,同時,台灣爭取美國疫苗製造技術、建構產能以共同對抗新冠病毒,也可透過平台進一步凝聚共識。蔡英文總統也宣布將會與美方洽談疫苗等醫療物資簡化進口程序的議題,盼讓台灣疫情減緩、經濟成長,對印太和平發展有更多貢獻。
彭博新聞社28日公布最新版「抗疫韌性排名」,由於獲取疫苗能力的差異,北美與歐洲國家大多列入前段班,而在全球53個主要經濟體中,台灣繼5月份從前段班掉至15名後,本月更慘跌到44名,幾乎墊底。國民黨主席江啟臣表示,防疫排名慘跌,政府聽懂了嗎?
Delta印度變異株入侵台灣,國內疫苗需求再增,台灣除了對外採購疫苗、靠外援取得疫苗外,國家衛生研究院也正籌備建立「疫苗二廠」,外傳國衛院將與莫德納簽約取得mRNA疫苗量產授權。但之前談代工遭遇碰壁,這次真能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