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5月15日才就任 新加坡 總理、成為星國第4代領袖的 黃循財 18日發表其首次「國慶群眾大會演說」,長110分鐘的內容涉及國內外廣泛議題。他示警說,愈來愈緊張的美、中關係,將對星國這個城邦國家的經濟和更廣袤的區域有所影響。英國金融時報18日報導,兼任財政部長的黃循財直言,華府與北京間「加劇的競爭對抗」,是新加坡最大的地緣政治關切。

谷歌(Google)前執行長艾瑞克‧施密特(Eric Schmidt)8月中旬應邀在史丹福大學做了一場演講,他誤以為這是一場密門會談,不知道現場有錄影,意外對全球企業盛行的遠距工作、人工智慧(AI)產業的前景與障礙等敏感議題發表大白話的評語。

為避免不動產市場過熱, 央行總裁楊金龍從上周起密集個別約談各銀行總經理,先從建融、房貸餘額成長量前十大者開始,直接祭出「不動產減降令」,要求銀行需全面減降不動產(房貸與建融)放款總量,本周將進入中小型民營銀行。

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22日將在行政院會拍板。歲入3兆1,534億元、成長約15.7%;歲出3兆1,325億元、成長9.8%,歲出入雙創新高,為首次編列總預算賸餘209億。歲入面看稅課收入2.7兆之賜,增幅創近20年來新高,證交稅、所得稅、營業稅成國庫大補丸,估明年證交稅收可貢獻2,600多億元,成長率逾25%。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行長潘功勝接受央視新聞採訪時指出,人行將推動加速金融穩定相關立法,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在宏觀層面,要掌握好經濟成長、經濟結構調整與金融風險防範之間的「動態平衡」,並且要實際提高金融監理的有效性,加強監理協同,形成監理合力,依法將各類金融活動全部納入監理。

中央銀行將於9月19日舉行第3季理監事會,是否加碼打炒房,成為市場關注焦點。展望今年第4季房市景氣,大型房貸行庫主管認為,多家銀行已逐步緊縮房貸授信量,預期今年最後一季,房市景氣將逐步趨緩,不易再有大幅度增長,而央行已備齊三套劇本,將視第3季房市數據變化,機動調整政策走向。

余紀忠基金會成立已超過三十年,為延續中國時報系創辦人余紀忠先生對公共議題的專注與熱誠,我們不斷透過議題追蹤與人物對話,開啟社會相互溝通的橋樑,期盼凝聚共識,引領不同世代共同交流、討論的風潮。

賴清德總統拍板明年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政府總支出將達到3.15兆元,這是2017年政府總支出1.93兆的1.63倍。 政府支出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快速成長,我們的財政收入是否能夠支持?這些成長的支出是否會花在適當的地方?各縣市政府承擔了許多地方性公共事務,地方政府的收入是否得到合理的分配?這是財政紀律的問題,也有中央與地方財政劃分的問題,賴政府必須嚴肅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