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總理黃循財示警 美中地緣政治競爭加劇影響

5月15日才就任新加坡總理、成為星國第4代領袖的黃循財18日發表其首次「國慶群眾大會演說」,長110分鐘的內容涉及國內外廣泛議題。他示警說,愈來愈緊張的美、中關係,將對星國這個城邦國家的經濟和更廣袤的區域有所影響。英國金融時報18日報導,兼任財政部長的黃循財直言,華府與北京間「加劇的競爭對抗」,是新加坡最大的地緣政治關切。

黃循財表示,相互的猜疑及不信任將繼續,這會影響國貿、安全和合作。而身為完全仰賴貿易與穩定全球環境的小國,「我們勢必將受影響」。據總部設在華府的世銀(WB)資料數據,去年貿易在星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占比高達311%,是全球最高數字之一。

黃循財明言,不管誰贏得11月美國總統大選,「很明顯,美國的對中態度正漸趨強硬」,同時北京也確信美國正試圖圍堵並打壓中國大陸崛起,美國總統拜登及前總統川普任內均已逐步調高對中國輸美產品的關稅,北京亦對此採取反制措施。

該報導說,美國提供新加坡大部分的軍事能力,中國則是星國最大貿易夥伴,和美中保持良好關係不僅是星國的1項優先要務,也是1項愈來愈大的挑戰。黃循財還示警說,全球製造業版圖改變中,已開發國家曾將生產,外包到亞洲一些成本更低廉的地方,但「那個時代結束了」。他提到,美中與歐洲國家皆想要重塑對他們有利的供應鏈。

該報導指出,美國及歐盟都已尋求降低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並支持近岸外包策略。據美國商務部資料數據,去年美國從墨西哥購買的商品數量,近20年來首次超越從中國買的。星國作為全球最大轉運中心,其在貿易中扮演的角色還未見遭受影響,據星國海事及港務管理局資料數據,今年前5個月的貨櫃吞吐量年增達7.7%,但星國恐容易受供應鏈重組影響。

國慶群眾大會演說被認為是星國最重大的年度政治活動,通常伴隨著其國內政策的倡議和新措施。18日很可能是星國國會大選前的最後一次國慶群眾大會演說。這場大選必須在明年11月前舉行,但咸預料將更早。

新加坡聯合早報19日報導,今年的演說地點照例在工藝教育學院總部舉行。穿紅色上衣的黃循財也照例依序以馬來語、華語和英語演說。他強調,若要實現星國的新願景,新加坡政府的政策及人民的態度均必須「重啟」,以替新加坡下一階段的發展定調。


延伸閱讀:

新加坡政策轉彎 點頭補助失業

新加坡政策大轉彎,宣布將為國民提供失業補助、住房與職訓津貼,以及強制性產假等新福利,一改長期以來不願意提供失業補助的態度,希望藉此拉攏民心。

5月15日才就任新加坡總理、成為星國第四代領袖的黃循財18日發表其首次「國慶群眾大會演說」,長110分鐘的內容涉及國內外廣泛議題,在內政方面,他宣布政府將為非自願失業勞工提供總額最高6,000星元(約台幣148,620元)、最長為期六個月的臨時失業救濟。

黃循財說:「我們看到其他國家中產階級落後時會發生什麼事。中產階級維持不住,社會開始分崩離析。」此舉標示新加坡政策的一大轉變。

當局長期以來一直拒絕福利國家的構想,擔心此類計畫會鼓勵國民選擇領取福利而非工作,但當局基本上仍鼓勵就業,不鼓勵不勞而獲,規定符合資格的個人仍必須積極尋找新工作,並達到每月活動的積分目標,以領取補助。黃循財也提出每月高達3,000星元的職訓津貼、為低收入戶提供更多公共住房補助,及自2025年4月開始會有強制性產假。

新加坡管理大學法律系教授陳慶文說,黃循財的潛台詞是「這是個人人都能茁壯成長的社會」,而這是在維護人民行動黨政府的聲譽。新加坡明年11月將舉行大選,人民行動黨正面臨大考驗。策略性商業顧問公司BowerGroupAsia的董事總經理妮迪亞‧饒(音譯)表示:「對於黃循財來說,重要的是確保民眾覺得他們關心的問題獲得解決,他們可以信任黃循財和他的團隊,在此艱難時刻有最好的施政。」

黃循財並提及面臨的地緣政治問題,重申中美日益激化的競爭,可能影響到東南亞國家,「我們正在高度不確定性的環境下書寫下新加坡的新篇章」,身為完全仰賴貿易與穩定全球環境的小國,「我們勢必將受影響」。

 

相關新聞

「股神」沃倫 · 巴菲特(Warren Buffett)於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舉行的波克夏 · 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
2025年春季,加拿大、澳洲與新加坡相繼舉行關鍵選舉,選舉結果不僅反映各國選民對經濟民生與領導力的優先考量,...
歷經數個月的談判,美烏終於敲定礦產協議,這不僅象徵著美烏兩國深化經濟與軍事合作的決心,也被視為 川普 政府對 烏克蘭...
美國政府限制輝達(Nvidia或NVDA,陸譯英偉達)對中國H20晶片的出口,導致該公司股價大幅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