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立法院去年12月20日三讀通過修正《憲法訴訟法》部分條文,當時引發朝野激烈衝突,場外稕抗議;民進黨立法院黨團遞狀聲請暫時處分及釋憲,憲法法庭尚未受理,本月12日對此議題召開說明會,討論立法院的修法程序爭議,是否有違憲疑慮,應該透過釋憲解決。民進黨團訴訟代理人陳鵬光指二讀前抗爭超過廿小時,立法院長 韓國瑜 僅詢問文字修正意見,「不到一秒」即宣示決議修正通過;立法院代表、立委 黃國昌 反駁,並舉例先前一千多個議案都是如此。

經歷幾番波折, 美中 兩國代表在瑞士進行兩天協商後,終於達成初步協議,並發表了聯合聲明。原來美國對大陸進口商品課徵的 關稅 已達一四五%,大陸對美國進口商品課徵關稅亦達一二五%,在雙方共同調降一一五%後,美國對陸進口商品關稅降至卅%,大陸對美進口商品關稅降至十%;雙方議定九十天內繼續磋商。對大陸來說,與美國的關稅爭議,可謂一夕之間回到 川普 四月二日解放日前。

主計總處12日公布3月薪資統計指出,今年首季未達平均月薪的人數占總受僱人數69.77%,再創新高,也就是有近7成上班族領不到平均月薪,六年來領不到平均月薪的人數占比由66.75%升至69.77%,低於平均月薪者,呈逐年遞增之勢。

走進捷運車廂、咖啡館,或滑開社群媒體,不難察覺一種瀰漫在年輕人間的情緒:安靜、內斂,透著疲憊與茫然。他們不是沒有夢想,而是逐漸懷疑夢想是否仍能兌現;不是不努力,而是看不到努力究竟通往哪裡。

儘管今年首季中國大陸經濟成長超過五%,呼應經濟成長目標。但是,這可能只是曇花一現。因為川普的高 關稅 來襲,出現一波緊急拉貨潮,急單一過,後面就是慘兮兮的苦日子。

美中為期2天的瑞士日內瓦經貿會談落幕,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12日表示,取得「重大進展」。彭博12日報導,美國對中國商品關稅將從145%降至30%,為期90天,與此同時,中國對美國商品的關稅將從125%降至10%。

美國和中國5 月 11 日以積極的態度結束了這場高風險的貿易談判,美國官員宣稱達成了一項減少美國貿易逆差的“協議”,而中國官員則表示雙方達成了“重要共識”,並同意啟動另一個新的經濟對話論壇。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於7日結束為期二日的利率決策會議,會後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間維持在4.25%至4.5%不變,再度暫停降息行動,聯準會(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在會後記者會上重申,聯準會不急於行動,也不認為應該先發制人地降息來應對關稅衝擊,打臉一再敦促其降息的總統川普(Donald Tru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