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分配不均惡化 近7成領不到平均月薪
主計總處12日公布3月薪資統計指出,今年首季未達平均月薪的人數占總受僱人數69.77%,再創新高,也就是有近7成上班族領不到平均月薪,六年來領不到平均月薪的人數占比由66.75%升至69.77%,低於平均月薪者,呈逐年遞增之勢。
主計總處表示,首季平均月薪4.7萬元,但較符合多數人感覺的月薪中位數僅3.8萬元,主因月薪「平均數」受到極端高薪資族群的拉抬,因此較「中位數」成長得更快,而拉開與中位數的距離。
國勢普查處副處長譚文玲說,國內850萬名受僱者,不同族群的月薪成長不盡相同,由於近年極端高薪者的薪資成長較快,拉抬了平均月薪,使得低於平均月薪的人數愈來愈多,今年首季低於平均月薪的人數占總受僱人口已升至69.77%,創下有統計以來最高。依主計總處統計,自109~114年每年首季低於平均月薪的人數占比序是66.75%、66.82%、67.17%、68.18%、69.15%、69.77%。
譚文玲指出,受惠於基本工資調升及企業調薪,今年首季平均月薪年增率3.03%,創近25年同期最高(90年以來),扣除通膨率之後的實質月薪年增率0.81%,為近四年同期首度正成長,代表從平均數的角度來看,月薪增幅已超過物價漲幅,顯示台灣勞動市場持續穩定,至於美中關稅談判往好的方向發展,對國內勞動市場的影響如何,仍待觀察。
此外,主計總處也公布製造業加班工時,受惠於AI,及因應美國對等關稅的提前備貨需求,製造業加班工時同步升高,3月製造業加班工時連續十個月正成長,其中半導體所屬的電子零組件業首季加班工時25.9小時,更創近46年以來同期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