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上週六,台灣選民讓民進黨在總統大選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三連勝,該黨宣稱,台灣已是事實上與中國不同的獨立政體,並且應該保持這種狀況。投票結果表明,台灣人民不把中國的不祥警告——讓危險的台獨主義者賴清德在大選中獲勝 可能引發戰爭 ——當回事。

知名軍事網站「全球軍力」(Global Fire Power, GFP)近日公布今(2024)年度全球軍力排行,我國今年排行第24,而中共去年對我台海的軍事干擾,規模和頻率皆創新高,促使多國重拾國防戰備、強化軍力的政策主張。

2月1日新國會即將上任,屆時將改選立法院正副院長,目前國民黨擬推韓國瑜、江啟臣角逐立法院正副院長,民進黨則計畫讓游錫堃、蔡其昌連任,由於三黨不過半,將新任立院龍頭由誰掌握仍待觀察。

總統大選已落幕,新政府必須要立即面對一些攸關台灣經濟發展的問題,沒有等待的本錢。台灣去年經濟成長率只有約百分之一點五,表現並不理想。今年雖然已由谷底回升,情勢有所改善,但幅度及速度均不會太明顯,成長動能仍然不足;未來政府應以經濟民生為主軸,力拚經濟反轉。

2024世界經濟論壇(WEF)刻正於瑞士達沃斯(Davos)舉行,時值全球地緣政治風險如風起雲湧,俄烏戰爭及以巴衝突未歇,又有紅海危機升高、朝鮮半島問題不斷,以及台海局勢選後急遽升溫等,讓全球政經前景陰霾籠罩。選前彭博社分析指出,一旦台海爆發戰爭,代價恐高達10兆美元,相當於全球GDP的10%。總統大選甫結束,賴蕭配勝選,民進黨繼續執政,台海危機再度浮上檯面;諾魯宣布與我斷交,邦交國僅剩12個,兩岸經貿浮沉堪憂。

今年總統及立委選舉期間,社群平台充斥各類訊息,其中有不少遭指控為錯假訊息,法務部調查局於大選後立即成立「認知戰研究中心」,並指出境外敵對勢力加強對我認知作戰,因此將針對敵對勢力散布的錯假訊息,進行防範、反制。在野黨則認為,台灣已有《反滲透法》管控相關情勢,法務部成立這類機構,有侵犯言論自由之虞。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1年期義務役25日正式上路,今(2023)年預計徵集9127人,陸軍負責接訓7514人,首梯670名役男將展開8週的入伍訓練,採4階段進行,加入500公尺障礙、夜間射擊等訓練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