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強化軍備 今年度全球軍力排行我國第24名

去(2023)年全球區域衝突頻傳,從俄烏戰爭、以哈戰爭到葉門「青年運動」(Houthi,又名胡塞武裝)等事件,不只造成周邊鄰國緊繃,美、中、俄等軍事大國也難置身事外;而中共去年對我台海的軍事干擾,規模和頻率皆創新高,促使多國重拾國防戰備、強化軍力的政策主張。

知名軍事網站「全球軍力」(Global Fire Power, GFP)近日公布今(2024)年度全球軍力排行,其中,我國今年排行第24,儘管只退步1名,但與東亞鄰國排名對照,我國軍力仍有進步的空間。

《國防郵報》(Defence Post)報導,「全球軍力」以超過60項軍力指標,對全球145個國家進行評比,包含部隊規模(number of troops)、軍事裝備(military equipment)和財政穩定性(financial stability)等皆納入考核,最終得出該國「火力指數」(Power Index, PwrIndx),愈趨近0者則國家軍力愈強;而今年度的全球軍力排名中,相較美、中、俄持續蟬聯前三,第四名後排序則呈微幅消長。

新年度擴大國防支出的日、韓兩國,其今年度名次分別升至第7、第5,日本近年積極推動國防政策,其內閣去年更正式通過今年度112.07兆日圓(約新台幣23.25兆元)財政預算,其中國防預算更來到7.95兆日圓(約新台幣1.64兆元)新高;南韓則因近年國防出口成績亮眼,從主戰車、自走砲、戰機到潛艦,以高性價比在歐美軍工大廠間殺出生路,獲得「K-軍火庫」稱號。

若細看三軍規模排行,我國陸軍主戰車規模全球排名第21、海軍軍艦數第40、空軍戰機數則排第14,為三軍排行中最佳。與日、韓兩國相比,日本三軍武器數量排名分別為陸自第29、海自第21、空自6;南韓陸軍第9、海軍第15、空軍第5。我國戰車規模雖介於日、韓之間,但空、海軍機、艦隊卻不及兩國,海軍軍艦數甚至不及菲律賓,儘管各軍武器數量與戰力並無直接關係,但在同為東亞第一島鏈的地緣環境下,這樣的軍力排行,實可做為我國思考未來戰略、武器採購、人員訓練等規劃調整的參考依據。

相關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分階段對進口藥品課徵最高達250%的關稅,並要求跨國藥廠在美國市場提供「全球最低價」的最惠國藥價政策。...
根據最新民調,卓揆施政不滿意度突破5成。對此,行政院長卓榮泰12日鬆口表示,這幾個月來政治現象會深刻檢討,政府必要時候,...
七月以來的丹娜絲颱風與月底的豪大雨帶來超大雨量,台灣西南部沿海地區受重創,包括農漁業、光電設施、電力系統,及老舊平房建物、農舍資材等,...
主計總處昨(11)日指出,今年1至6月工業及服務業經常性薪資平均數47,608元,年增2.99%,增幅創25年同期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