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歐盟將於7月14日提出10多項氣候政策改革。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3)日在行政院會表示,此波鋒面降雨雖紓緩全台水情,但多數水庫蓄水量仍偏低,請經濟部持續「多省水、多找水、多調水」謹慎因應,細緻管控用水、努力開發水源,積極推動已核定的各項水資源建設,包括防汛及抗旱都要做好準備。

石門水庫集水區等待周末鋒面降雨,趁空檔持續加強清淤,希望滿足供水,度過乾旱危機。

國內農地違規蓋工廠情況常見,經濟部上月公布《工廠管理輔導法》(工輔法)子法之一的《特定工廠申請變更編定為特定目的事業用地審查辦法》(轉特目辦法)草案,將開放符合條件的農地工廠變更地目,以加速納管期程。

彭博資訊報導,歐盟執委會下月將提方案,針對進口到歐盟的鋼鐵、水泥、鋁課徵邊境碳稅。

彭博資訊報導,歐盟可能對進口到歐盟的鋼鐵、水泥、鋁等產品,課徵「碳稅」,引起市場關注,中鋼、台泥皆有望因此受惠。

用電量激增下又無水力發電調節供電,缺電是必然,也可間接歸因於氣候變遷的問題。顯然「氣候變遷」將陸續造成更多缺水缺電的危機。

當前台灣政府、產業與社會在氣候變遷治理上正站在一個重要的轉捩點上,近期包括蔡總統宣稱行政院正在評估2050淨零碳排;產業界無論是八大電子業將成立的台灣氣候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