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5月8日,在紐約外匯市場上,日元兌美元匯率下跌,達到1美元兌146.10日元左右,創下約一個月以來的日元貶值新高。美國同意與英國簽署貿易協定,市場對高關稅政策的擔憂得到緩解。然而, 投資者對本週初的「新台幣衝擊」越來越警惕,認為此次協議會導致美元走強的看法非常有限。

美國總統川普在宣佈與英國達成貿易協定後,在媒體面前呼籲:「現在就去買股票吧!」

由於鋼鐵和鋁製品等過去被認為難以談判的産品也成為關稅下調的對象,...

儘管今年首季中國大陸經濟成長超過五%,呼應經濟成長目標。但是,這可能只是曇花一現。因為川普的高 關稅 來襲,出現一波緊急拉貨潮,急單一過,後面就是慘兮兮的苦日子。

美中為期2天的瑞士日內瓦經貿會談落幕,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12日表示,取得「重大進展」。彭博12日報導,美國對中國商品關稅將從145%降至30%,為期90天,與此同時,中國對美國商品的關稅將從125%降至10%。

美國和中國5 月 11 日以積極的態度結束了這場高風險的貿易談判,美國官員宣稱達成了一項減少美國貿易逆差的“協議”,而中國官員則表示雙方達成了“重要共識”,並同意啟動另一個新的經濟對話論壇。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於7日結束為期二日的利率決策會議,會後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間維持在4.25%至4.5%不變,再度暫停降息行動,聯準會(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在會後記者會上重申,聯準會不急於行動,也不認為應該先發制人地降息來應對關稅衝擊,打臉一再敦促其降息的總統川普(Donald Trump)。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6日表示, 中國人工智慧市場可能在未來兩到三年內達到約500億美元規模,這使得美國企業能否進入該市場變得至關重要,錯失這一市場將是「巨大的損失」。 這也是黃仁勳短短一周內,再次強調並示警美國AI晶片與技術出口政策,必要調整以保持美國在AI領先地位的重要性。

 在中美即將啟動經貿談判前夕,雙方貨幣政策先行較勁。中國人民銀行7日宣布降準降息,向市場釋放人民幣(下同)1兆元資金,期以「雙降」以及多項增量政策展現大陸經濟韌性和工具靈活空間。另一方面,美國聯準會8日公布貨幣決策,市場預期在關稅帶來不確定因素下,聯準會將減少今年降息頻率。

新台幣匯率近期勁揚,引發市場對美國施壓升值的揣測。彭博和路透等外媒6日報導,台幣走升部分原因來自未經證實的猜測,即與美國貿易協議可能涉及匯率重新調整有關。 韓銀總裁李昌鏞6日證實此點,他說,美國對亞洲各國的壓力,正是此波包括韓圓在內的亞洲貨幣持續升值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