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編者按: 疫情影響你我的生活,學子無法到校上課,許多產業也受到衝擊咬牙苦撐,人民不經要問這個政府到底部署了什麼?對楊渡而言,疫情疫苗等困境或有藉口推脫,但有三條底線本政府不該跨越,社會要如何面對失職政黨領導下的傷口,值得我們共同省思。
在郭台銘和台積電採購疫苗獲開綠燈後,慈濟基金會也有意捐BNT疫苗,卻遭陳時中擋駕。慈濟基金會發表聲明,要求政府同意比照授權採購疫苗,蔡總統才與慈濟證嚴法師進行視訊通話,親口保證政府會積極處理。國內疫苗分明奇缺,但民間購捐疫苗卻屢遭官員百般阻撓,為何最後都要總統拍板才能放行?
編者按: 疫情延燒,但目前因傳出不明死亡案例,而導致疫苗接踵速度下滑,為有效利用COVID-19疫苗,指揮中心今(25日)拍板決議,當日最後一瓶開瓶剩餘劑量將開放候補接種,18歲以上尚未開放類別的民眾可望打到疫苗。但疫情指揮中心並未公告統一政策,導致各地方政府施打辦法各自為政,造成民眾困擾又更加恐慌。
據媒體報導,透過台美合作強化半導體等供應鏈的韌性,避免受到來自地緣政治、疫情、駭客攻擊等的衝擊造成斷鏈,以確保安全、可靠的供應鏈。同時,將進一步深化台美經貿關係,台將正式向美方提出洽簽台美雙邊貿易協定(BTA)。
編按:金融時報報導,暌違近五年的第十一屆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會議將於週三(30日)舉行。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鄧振中昨透露,台美如何就疫後經濟復甦強化合作是討論重點,尤其希望疫苗等醫療物資跨境流通能更快速,將研商簡化審核和通關程序,在保障和速度之間取得平衡。
中央銀行指出,新冠肺炎危機與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帶來六大啟示,包括須關注未來通膨走勢、債務可持續性與經濟成長間的平衡、主要國家貨幣政策範圍延伸過廣引發擔憂、全球整體實質投資擴增速度可能較快、加劇貧富不均擴大的擔憂以及新冠肺炎危機後,更有利於推動綠色復甦與永續發展。
野村證券發布預警模型報告,警示美國、德國、日本、荷蘭、臺灣及瑞典等6個經濟體在未來3年內可能出現金融危機,中央銀行稍早回應表示,以銀行或金融業股價大跌來界定金融危機起點值得商榷,也與事實不符,認為我國無發生金融危機之虞。
金門縣長楊鎮浯指出,27日中午一名搭機旅客登機前進行快篩一度檢測出陽性反應後,竟未依照標準程序、讓其登機順利來到金門,「衛生局只能在金門尚義機場攔截、緊急將其送醫進行PCR檢測。幸好最終檢測確為陰性,才結束這一場鬧劇。」不過,指揮中心27日深夜發布新聞稿,又公佈了修正版的離島檢疫策略,對於政策一改再改,到底離島檢疫的標準在哪?又該怎麼做才是防疫最佳策略,順利防止病毒繼續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