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金融數據供應商標普全球(S&P Global)1日公布美國與歐元區6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美國維持擴張步伐,創下2022年5月以來最高紀錄。但同日公布的ISM數據顯示,因訂單和就業萎縮加劇,美國6月ISM製造業連續四個月萎縮,美國製造業低迷的局面持續。
標普全球最新報告顯示,...
台幣 匯率繼五月初的「史詩級」升值後,六月中及近日繼續走升,今年以來至昨日(七月一日)為止,台幣對美元匯率升值百分之十二點三二,狠甩日圓升值百分之九點一九及韓元升值百分之八點七七,堪稱「最強亞幣」。這波台幣為何明顯升值?接下來的可能走向又是如何?
中央銀行前副總裁、台大經濟系兼任教授許嘉棟表示,這波台幣升值成因很多,與市場預期心理有關,央行也並非只阻升不阻貶;台經院六所所長吳孟道研判,...
新北地方法院於2025年6月24日 宣判 ,認定七法公司(Lawsnote)利用網路爬蟲大量擷取並重製法源公司所建構之法規沿革與註解內容,構成侵害編輯著作權與觸犯刑法「無故取得電腦電磁紀錄罪」(§359)。創辦人郭榮彥被判4年有期徒刑、謝復雅判2年,七法公司則被處150萬元罰金,兩人與公司連帶賠償法源資訊逾新台幣1億545萬元。作為我國第一宗因爬蟲爬取「編輯創作性」資料而遭重判的案件,本案使AI訓練資料合法性問題浮上檯面,而我國對於AI訓練資料之取用規範尚未明確,在資料開放以及智慧財產保障間的取捨,必成未來我國立法者與司法體系將要面臨的問題。至本文截稿前,七法公司已表明將提起上訴,但此案已成為台灣首例具有指標性的法律科技訴訟,後續如何影響AI訓練常態與資料取得規範,仍備受產、官、學界密切觀察與討論。
FT-Booth調查顯示,經濟學家普遍擔憂總統出臺的相關措施及其對央行的批評。超過九成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對美元計價資產作爲避險工具的角色感到或多或少的擔憂。英國《金融時報》調查的經濟學家警告稱,唐納•川普「驚人的財政政策揮霍」以及對美聯準獨立性的攻擊,有可能削弱美國作爲外國投資者最終避風港的地位。
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下屬的肯特•A•克拉克全球市場中心所做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九成受訪經濟學家表示,...
美國「對等關稅」暫緩期即將於7月9日截止,大限距今僅剩9天。美國總統川普6月29日表示,90天暫緩期屆滿後不打算延長,很快就會寄出給各國的通知信。美媒則引據知情人士稱,美方與台灣、印尼已接近達成協議,與越南、韓國也可能談成。印度亦傳出,可望趕在7月8日宣布臨時貿易協議。
川普在福斯新聞節目29日播出的專訪中說,「我應該不需要」再給新的關稅暫緩期了,...
知情人士透露,歐盟願意接受與美國達成的一項貿易安排,包括美國對歐盟的許多出口產品徵收10%普遍關稅,但歐盟希望美國承諾降低對製藥、酒類、半導體和商用飛機等關鍵行業的關稅。
歐盟還爭取美國給予配額和豁免,以實質降低美國對汽車和汽車零組件徵收的25%關稅,以及對鋼鋁徵收的50%關稅。這些要求匿名的人士表示,負責歐盟貿易事務的歐盟執委會認為,雖然這種安排略微偏向美國,但仍在可接受範圍內。
...
川普先發制人的打擊行動能否奏效還難以預測,因為打擊和隨後達成的脆弱的停火協議都是剛發生不久的事情,但一個陰影已經逐漸產生,那就是伊朗以及其他國家將從這件事中得出與白宮預期截然不同的結論:在一個充滿威脅的世界,擁有核彈是唯一的防衛手段。
朝鮮是上一個擁核國家,它從未面臨過這種打擊。...
賴清德總統日前應民間團體邀請,展開「團結國家十講」,並已在這些日子裡完成第一講「國家」,與第二講「團結」、第三講「憲政關係」,每一次發言都引發各界不同的聲音與討論,賴清德表示,他進行團結國家十講的用意,不是要針對在野黨,是需要講清楚歷史真相與台灣主權的定位;直視中國日益嚴重的威脅,便能清楚明白「團結國家十講」的用意跟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