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隨著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不斷上升,我們的後代子孫背負巨額碳債務的風險越來越高。國際應用系統分析研究所(IIASA)研究人員和國際合作夥伴呼籲,立即建立碳移除義務(Carbon Removal Obligation),確定碳債(carbon debt)的責任,接下來要修訂的歐盟排放交易計畫就是個導入的機會。

新冠肺炎疫情在國際持續延燒,各國對於疫苗施打各有不同策略,有些國家為因應疫苗供應等條件,混打疫苗成趨勢。但世界衛生組織(WHO)卻提出建議,民眾不要混打不同廠牌的新冠肺炎疫苗,並稱這是一個「危險趨勢」。對此,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我國不急著馬上做決定,還是要看清楚科學證據,會將WHO的建議列在考量。

《工商社論》指出,台灣處於全球經濟體系,萬一美國物價升溫,以至於美國Fed升息,台灣也很難置身事外。一旦全球開始升息循環,台灣如果沒有動作,則可能造成兩地間的利差,使得資金慢慢流失,也會衝擊房市、股市。因此,貨幣政策和美國接軌、連動的可能性很高。

美國何時削減購債刺激措施,已成為聯準會(Fed)官員辯論重點。紐約聯準銀行總裁威廉斯(John Williams)與里奇蒙聯準銀行總裁巴金(Thomas Barkin)近日雙雙表態,鑑於勞動市場並未完全復甦,縮減購債的時機尚未來到。

外電報導,印度高級官員表示,如無來自富國的充足財政支援,以抵銷轉換至乾淨能源的高昂成本,則無法把削減溫室氣體排放當作優先事項。

最新研究收集全球167個都市排放氣體的數據發現,造成氣候暖化的氣體排放量過半來自約25個大城市,且這些城市幾乎全數都在中國。

《金融時報》報導,20國集團(G20)財長在威尼斯支持七國集團(G7)上月達成的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全球稅收協議。該協議設定了全球最低稅率,並對徵稅權進行了全面改革。為了支持全球企業稅改革協議,歐盟正計劃將其備受爭議的數字稅徵稅計劃推遲至今年秋季。

《工商時報》報導,二十國集團(G20)義大利財長和央行總裁會議支持最低企業稅率協議,但外界仍然懷疑拜登政府是否有能力,說服美國兩黨對立的國會批准該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