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財劃法》朝野大戰再起,在野黨14日通過再修正新版《財劃法》,行政院回擊越修越惡、將嚴重影響《公債法》上限和總預算編列。行政院長卓榮泰17日表示,將全面迎戰,並在18日與地方進行討論,20日通過院版《財劃法》送立院。
面對立法院朝小野大的格局,外界關注中央能否取得藍營地方首長的支持,18日中央與地方對談恐成為焦點。財政部國庫署長陳柏誠說,在上一次與地方的會議中,明確表達出反對的是台北市、新北市、新竹市。
...
勞工保險基金面臨的財務挑戰已達到需立即處理的關鍵時刻。根據最新精算報告,若未啟動年金改革,基金恐將於2031年破產。面對此危機,立法院正密集審議《勞工保險條例》修正草案,其中朝野立委提案,要求將政府撥補入法,並明訂每年撥補金額不得低於 新臺幣1,000億元 ,同時要求政府負最終支付責任。
總部位於巴黎的國際能源署(IEA)、OPEC產油國組織以及美國能源信息署(EIA)本週均發佈了月石油統計數據。他們對2026年石油需求的預測出現分歧,差距達180萬桶/日,相當於法國的石油消費量,創下自2002年以來的最大差距。
針對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有關「台灣有事」的發言,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用不恰當的表達方式予以反擊,雙方持續交鋒。中國外交部14日甚至呼籲民眾暫緩赴日旅行,事態開始波及實體經濟。如何找到妥協點將成為高市政權外交的試金石。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方會議(COP)自1995年起,逐步發展為全球氣候政策的協商平台。它不僅推動《京都議定書》與《巴黎協定》的落實,更透過年度會議促進各國更新減碳承諾,強化全球升溫控制在1.5°C以內的目標。
立法院會昨(14)日三讀通過 環評 法修法,增訂 太陽光電 系統條款。明定國家風景區、地質敏感區、重要濕地、山坡地、水面型系統等十類案場,開發前應實施環評,但排除屋頂型或規模較小的自用發電系統。
英國《經濟學人》最新一期的封面故事以台灣為主角,點出台灣經濟在出口暢旺、貿易順差創新高的風光背後,潛藏被稱之為「台灣病」的結構性風險,而新台幣匯率長期被低估是元凶。
台灣央行與美國財政部已就匯率議題達成共識,並於昨(14)日台灣時間晚間8時30分(美東時間上午7時30分)同步發布聯合聲明。經與美方磋商後, 央行承諾自今年12月底起,有關央行干預匯市金額等資料發布頻率,將由現行每半年改為每季公布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