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衛報報導,根據最新研究《塑膠垃圾製造者指數(The Plastic Waste Makers Index)》,全球55%一次性塑膠垃圾產自20間公司,有國營也有跨國公司,包含石油天然氣巨頭和化工大企業,加劇氣候危機並造成環境災難。
今年5月中旬,台灣地區受到持續乾旱以及氣溫升高的雙重衝擊,一周之內出現兩起大停電事件。誠如蔡英文總統所說,此不只是讓正承受疫情升溫影響的一般大眾憤怒的表示難以接受,對於正要迎來就職五周年的蔡總統,自然更是直白的反應「我也很難接受。」為此,她在517大停電的次日,就立即要求行政院應全面檢討電力調度以因應極端氣候變遷所帶來的新挑戰。
爆發的武漢肺炎疫情、水情緊繃,電力也亮起警戒燈號,總統蔡英文的520連任週年挑戰不少。全面執政的一年間,如同競選時以能源為亮點的環境政見,環境施政仍是側重能源題,100天後亦將面對任內第二次的能源公投,接受全民的考驗。環境資訊中心去年推出蔡政府第二任期的環境能源挑戰,一年後再度檢視,也邀請讀者持續監督。
一份今天公布的研究顯示,2013至2019年,人類為了放牧和種植黃豆、棕櫚油等作物而清除的熱帶森林當中,近7成是遭違法砍伐。研究人員警告,這將衝擊全球對抗氣候變遷行動。
亞蔬世界蔬菜中心自2008年起,每年運送種子至挪威「末日地窖」的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儲存,19日再度把48種蔬菜作物,超過1萬1771個備份種原打包裝箱空運至挪威,這次寄送的種原是歷年來最多的一次,亞蔬種原備份率已達45%,2025年可以把亞蔬的種原9成都送到挪威保存。
台灣一周發生兩次大停電,地球公民基金會今天表示,行政院長蘇貞昌應負起責任,檢視國家整體能源政策與經濟發展,更細緻面對不同階段的電力供需挑戰,確保社會的用電安全;台電的電力調度規畫,不能再只考慮日尖峰,必須針對夜尖峰提出更充裕的準備,不容台電再消極以對。
國際能源總署(IEA)以嚴厲措辭表示,這個世界可以選擇:今天就停止開發新油井、天然氣田和煤礦,或面臨全球升溫突破臨界點的險境。
石門水庫水位持續下探,桃園市長鄭文燦今天表示,明天將召開抗旱會議,水情燈號「進入橙燈是必然的,甚至要進入紅燈」,減量供水會到達20 %。
限水 措施讓洗車業等行業首當其衝,業者表示,會先設法擴大循環用水,若迫不得已只好暫停營業。至於桃園是否會供五停二?北水局表示,中央災害應變小組滾動式討論,今天下午應該會對外宣布供水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