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2025年10月川習釜山會談達成芬太尼關稅降低等協議,但臺灣議題遭忽略,引發我國被邊緣化疑慮。學術文獻指出美中已進入「對等競爭」階段,臺灣在政權合法性、威懾能力等多面向占核心地位,而大陸近期透過「鍾台文」系列推進統一論述,美方卻保持沉默,顯示情勢不容樂觀。當前臺灣籌碼有限:國防方面美國積欠逾6600億元軍購、賴政府「境外敵對勢力」定調擾動平衡,僅剩產業連結可資運用。經貿數據顯示,臺灣2025年前七個月對美順差達726億美元居首位,資通訊產品出口占美相關進口17.8%並享零關稅優惠,但出口結構過度集中恐致經濟失衡,且此優勢能否持續最終取決於川普政府政治考量,臺灣亟需審慎運用有限籌碼以維護戰略地位。
美國總統川普於韓國時間今天早上在釜山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雙邊會。這場會談進行約1小時40分鐘,為川普(Donald Trump)重返白宮以來,首趟亞洲行的重頭戲,也是川習兩人自2019年日本20國集團(G20)峰會以來,首次面對面會晤。今天的會談場地位於金海空軍基地內,是一座位於釜山金海國際機場邊緣的韓國空軍基地。
本次會談達成多項協議,但台灣議題「沒有被討論」。
這波AI熱潮背後的資金流正變得越來越複雜,從輝達、OpenAI、甲骨文再到AMD、微軟與CoreWeave,一整套環環相扣的投資與採購關係讓人看得眼花撩亂,支持者將此視為互利擴張的必然過程, 懷疑者則警告,這樣的「循環融資」和20多年前網路泡沫破滅前那一幕頗為相似。
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周三利率決策和聯準會主席鮑爾記者會的五大重點整理如下:
1.Fed 12月起停止縮表
2.12月未必一定降息
3.10票對2票,決策官員開始呈現兩極化
4.鮑爾對無官方經濟數據不以為意
5.聲明對勞動市場說詞不變
美國總統川普29日與韓國總統李在明進行美韓領袖峰會,在會議結束後川普宣布兩國已敲定貿易協議。美國決定將韓國汽車關稅從25%降至15%、與日本相同,美對韓半導體關稅稅率不會比台灣差。在韓對美投資方面,維持3,500億美元投資額,其中2,000億美元採現金分期投入,其他1,500億美元則是韓企對美投資。
10月27日傍晚,美國總統專機「空軍一號」降落在羽田機場,時隔六年美國總統川普再度踏上日本;首相高市早苗28日與之展開會談,高市在會談中明確表示,日本將增加 國防預算 ,回應川普要求同盟國與友好國家分擔更多防衛責任的立場,藉此爭取美方理解日本加強防衛能力的政策。
中美兩國政府結束了10月25日至26日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舉行了第五輪貿易磋商。美國方面表示10月底舉行的首腦會談的框架已經形成。這被認為是為川習會的實現鋪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