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浩夫人方進女士盡心聯繫及安排下,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及台灣河川水利、環境土木領域的專家學者一行十九人,於2009年6月18日至6月28日組織了南水北調參訪團,花了十天的功夫實地考察、見證了中國大陸最偉大水利建設之一的南水北調大工程,也花了近乎一年的時光,經過多方蒐集、查證相 關資料,審慎、隆重編寫了這本南水北調紀實,除了記載下這趟難得的考察參訪行程外,更期盼為兩岸的整治河川、環境保護努力,留下歷史檔案。

...

第一次見到高信疆先生是在高一那一年,那天他在羅斯福路的「壽而康」請我們吃了一餐中飯。記得當天正是他所編「海外專欄」結集成書出版的日子,書名叫做《春來燕歸人未歸》。高先生將手頭那一本樣書送給我,並一再對書的某些部份表示不滿意。

高先生當時引進海外的一大群學者、文人為台灣的副刊寫文章,是台灣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這些海外學者與文人為七○、八○年的台灣文化界帶進許多原來沒有的內容與觀點。高先生英文不算頂好,...

2004年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的完成立法,便是朝野政黨妥協下的成果。其中,13部4會5獨立機關50三級機關,更是國民黨黨團的大堅持下的組織宏規。這個法定的組織數目限制,作為行政院組織法立法的框架,不論是基於什麼政治動機,負責推動的民進黨政府必須遵守,即令行政內部協調更為困難,也必須堅持下去,並隨時在立法院做妥協。2004年根據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所提出的行政院組織法送到立法院,這份堅持與妥協的組合,雖然創造幾次「幾乎完成」立法的契機,...

中央大學和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共同主辦余紀忠講座,今年邀請翁啟惠主講「學術研究與社會責任」,在中央大學大講堂登場。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余範英、國科會主委李羅權、清大校長陳文村和交大校長吳重雨等人與會。

翁啟惠表示,科技的進步讓全世界縮短距離,世界變得更公開、透明,每個人都受到影響,即使疾病也是如此。就像此次新流感從墨西哥開始出現後,一個月各國陸續傳出病例,雖然疫情沒有想像中糟糕,但目前被認為防止新流感較有效的克流感卻傳出抗藥性。...

屏東部分地區淹水困境已是沈積30年以上的老問題,針對屏東平原的河川整治及區域排水,屏東縣政府提出「流域總合治水」的概念,主張由上游森林區保育及山區防洪,中游的滯、分洪及下游的排、防洪水利工程。不僅以水患防治為目標,並關注水資源利用、水質改善及環境生態維護。

台灣現行水利設施的保護標準是通盤考量經濟能力、工程極限、人力搭配及整體環境後的結果,但近年因生態保育觀念抬頭,運用各種綜合治水對策的方法,以工程方法及非工程方法,...

由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舉辦的「映像公與義」紀錄片大獎,廿一日頒獎典禮,首獎由黃嘉俊執導、記錄邊緣少年騎單輪車環島挑戰自我的《飛行少年》獲得。另外,評審獎由黃淑梅執導、記錄九二一重建的《寶島曼波》,及蔡一峰執導、記錄原住民「高砂國」事件的《獨立之前》兩片獲得。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余範英表示,這項活動就是希望能激起民眾及相關單位關心台灣基層角落的熱情,喚醒社會良知,讓公與義充滿社會每個角落。...

這是一本河川之書,也是一本時光之書。

蜿蜒流經大台北地區的淡水河系,維繫著北台灣水資源的生命動脈,其主流全長324.3公里,流域集水區2,726平方公里,為台灣地區第三大河。隨著人口的快速成長,工商業發展,淡水河是台灣最早現代化的河流,也是最早嘗到現代化所帶來的污染副作用的地方。

當時,政府為了積極解決傳染病等公共衛生問題,大力推動新式的化糞池(即抽水馬桶),糞便隨著抽水馬桶流入河川,造成嚴重的污染。...

「氣候變遷 台灣準備:國土規畫與水患治理」論壇由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及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共同主辦,包括世界銀行資深官員Atem S.Ramsundersingh、水利專家荷蘭Wageningen大學資深研究員Dr.Lodweijk C.P.M.Stuyt與國內政府官員、專家、學者近百人與會。

劉兆玄說,新政府上任不久,接連三個颱風侵襲台灣,災區只能用「河山變色、滿目瘡痍」形容,多年來的水患治理仍趕不上氣候變遷的速度,災情愈來愈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