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7)6日即將在埃及登場,地球卻傳來壞消息。根據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10月26日 發布 《溫室氣體公報》(Greenhouse Gas Bulletin),2021年大氣中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這三種主要溫室氣體的濃度都創下新高,甲烷更是連兩年創下最大增幅。

環保署2日修正發布「開發行為空氣污染物排放量增量抵換處理原則」,由於國內有多個園區正在環評,預期會增加空污排放,因此需要使用電動車等抵減量,期能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兼顧環境保護、加速空污防制策略推動與解決開發單位增量抵換需求。

台電昨天舉辦「能源轉型邁向淨零」論壇,為淨零的實現論出更具體的方向,包括 再生能源 如何克服阻礙、 台電 的任務,以及能源產業的未來。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7次締約方會議(COP27)將登場,環保署長張子敬投書韓媒,呼籲國際給予台灣公平參與國際合作機制機會,共同實現淨零目標。

魯拉有中南美左派教父之稱,而拉美左派的傳統立場包括反美、反壟斷、反自貿協定等。

KPMG今(31)日發表為期兩年調查一次的「2022 KPMG全球企業永續報告大調查」,此次的調查結果顯示,企業關於因應 氣候變遷 與社會不平等這些急迫性議題的回應成果,仍有相當落差,需要有更實質的具體作為。

由於歐盟即將在2023年啟動碳邊境管制CBAM,要求自主申報相關,並且在2027年開始收取碳邊境稅,環保署長張子敬31日表示,排碳要付出代價,因此要讓是要讓這個碳有價值、價格,未來會成立碳交易平台。

降雨量少、熱浪肆虐和乾旱加劇,讓中東成為世界上水資源最緊張的地區,恐有數以百萬計人因 氣候變遷 而流離失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