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人口負成長專題報導指出,台灣少子女化形成國安危機,已經喊了好多年,如今步入人口負成長,問題更加凸顯且面臨急迫性,如果無法有效解決,減緩負成長速度,將造成人才短缺、消費力降低等問題,嚴重衝擊經濟。

編者按:台灣人口於2020年首度出現負成長,不論於自然增加或是社會增加部分。面對人口結構改變,高齡化正快速發生,對未來經濟、社會福利、國家財政與教育都將帶來巨大影響。

橋水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創始人雷•達里奧(Ray Dalio))告訴《金融時報》2020年對於中國金融市場是「決定性的一年」,優異的經濟表現給中國帶來1兆元人民幣投資流入。他認為,中國將會趕上紐約和倫敦,與它們爭奪世界金融中心地位。他正在大舉押注這一註定成為世界經濟中劃時代轉變的趨勢。

外傳中央銀行盯上出口商是否趁新台幣升值期間,透過海外貨款進行炒匯,派員金檢二、三家本國銀行,立委吳秉叡今(12)日上午在立法院財委會質詢表示,金管會會否調查銀行有無涉及炒匯,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表示,會配合央行作必要了解。

編者按:日前紐時報導台灣防疫新冠肺炎成果斐然,卻也留下伏筆,這樣封鎖邊境的政策國民還能承受多久?報導中也以新加坡作為對比,該國對入境做分流的作法頗有成效。中研院李尚仁老師以此篇報導提出了兩國防役方針在政治、經濟上的差異。

前央行副總裁/中信金融管理學院講座教授許嘉棟於《聯合報》昨日(11日)撰文指出,當前金融問題,本日再提出過去相似之例與解方。央行為避免被美國列為匯率操縱國,必須努力將為降低新台幣升幅所進行的買匯金額控制在GDP的2%以下。在此買匯額度限制下,若新台幣升勢依然不止該當如何?成了央行必須面對的挑戰。

日本共同社周日公布最近民調,大約有80%民眾認為,由於日本各地新冠肺炎新增案例激增令人憂心,今年東京奧運應取消或再延一年;菅義偉團隊支持率與反對率也形成死亡交叉,主因就是防疫沒做好。媒體11日也指出,2022年的北京冬奧得密切注意日本狀態,因為明年全球高機率仍深陷疫情泥淖。

綜合媒體報導,美國國務卿龐培歐9日發布聲明,宣布解除美台交往限制;「我宣布取消所有自我施加的限制,行政部門應將國務院先前頒布有關台灣關係的所有聯繫準則,視為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