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歐洲聯盟委員會 (European Commission)日前 宣布,在去年發布的「從農場到餐桌」策略框架下,歐盟將禁止一些農場動物被籠養。這樣帶來什麼變化?
西歐連日洪災至少已造成184人死亡,其中德國至少占了157人。紐約時報報導,多名氣象學家和德國官員指出,這種規模的洪患是500年到1000年一遇。德國這次極端暴雨,是排放溫室氣體引發全球暖化從而造成氣候變遷的顯例,研究顯示,大氣變暖會攜帶更多水氣,提高暴雨發生率。
氣候變化是今日國際頭等大事之一,全球變暖帶來的各種變化日漸顯著。聯合國提出一個地球變暖的上限 — 氣溫比前工業化時代最多高1.5℃,科學家指出,要達到這個目標,前提是社會生活各個層面發生迅疾的、影響長遠的、前所未見的改變。
「經濟學人」雜誌指出,美國拜登政府上台後,在對中國大陸政策上,一改前總統川普砲聲隆隆的作風,轉變成促使美國全面反中,塑造出一種敵對性政治體制之間的鬥爭,最後只會有贏家留下。美國在國內將厚植力量,在國外則與盟國聯手。
《金融時報》專欄指出,美國以高姿態嘗試管控中美關係,近期事態說明,拜登政府正試圖以高姿態方式佔據主動,以此給中方施加壓力,實現主導並管控中美關係的目的。
《彭博》報導,印度研究指出完全接種新冠疫苗後染疫的Delta變種病毒患者,只有0.4%死亡,10%以下需住院治療,再次證明疫苗能夠預防重症的效果。報導指出,Delta病毒席捲全球超過104個國家,並成為英國、美國、澳洲等國的主流病毒株。各界擔憂疫苗的防護力,如今該研究消除了對功效的懷疑。
連日來出現在西歐的洪泛和北美的熱浪等極端天氣災害,揭示科學與歷史的兩項基本事實:全世界既未準備好減緩氣候變化,也未能與之共存。
經過多年等待,英國億萬富豪布蘭森日前搭乘自家太空船,實現太空旅遊夢想。然而這個壯舉卻引來猛烈批評聲浪,因為這趟旅程留下了大量碳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