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拜登的新中國主張大有問題
「經濟學人」雜誌指出,美國拜登政府上台後,在對中國大陸政策上,一改前總統川普砲聲隆隆的作風,轉變成促使美國全面反中,塑造出一種敵對性政治體制之間的鬥爭,最後只會有贏家留下。美國在國內將厚植力量,在國外則與盟國聯手。
拜登的新主張之中,有許多領域相當合理,但細節卻包含了許多堪憂、且不太可能管用的內容。拜登似乎覺得他需要「珍珠港精神」,重新點燃國家意識。這是一項誤算,共和黨不太可能支持拜登在國內事務上的主張。
經濟學人指出,更糟的是,拜登把美中關係建構成一種「零合競賽」,向盟國宣揚這是民主與專制政治之間的鬥爭,而不尋求彼此共存。他高估了美國的影響力,也低估了會因此而流失掉多少潛在盟國。
中國大陸即將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且以中國大陸為最大貿易夥伴的國家數已是美國的近兩倍。德國必然要維繫與中國大陸之間的經濟連繫。許多東南亞國家向美國尋求安全保障,同時視大陸為繁榮的來源。如果強迫這些國家在美、中之間做出選擇,一些國家可能會選擇中國大陸陣營。
經濟學人指出,拜登政府現在不應要求他國做出選擇,而必須設法爭取。他應該證明美國國內能夠繁榮,而且是促使世界經濟成功、開放的領導者。但拜登政府不專注於厚植美國的實力,反而是以中國大陸威脅來強化他的國內施政主張。這些主張充滿了產業政策、政府干預、及計劃/控管色彩,與他要求中國放棄的做法不謀而合。拜登主張介入半導體、電池、稀土與關鍵藥品成分四大供應鏈;將利用補貼與法規,來確保就業與生產能留在美國境內。
經濟學人強調,如果美國想要反制中國大陸,就應捍衛全球化,維護貿易與多邊體系,並在亞洲推動有關環保與數位貿易新協定。美國也應投入資金與影響力,來支持針對未來傳染病的疫苗計畫,數位支付系統,網路安全,以及基礎建設計畫,來與中國大陸的「一帶一路」一爭高下,而不是抄襲中國大陸的科技國家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