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專欄:美國以高姿態嘗試管控中美關係

《金融時報》專欄指出,美國以高姿態嘗試管控中美關係,近期事態說明,拜登政府正試圖以高姿態方式佔據主動,以此給中方施加壓力,實現主導並管控中美關係的目的。

上週,美國對華關係出現了一個很明顯的新現象:美國開始用高姿態方式,試圖管控兩國關係近來的波瀾起伏。它突出的表現形式就是:故意把壞消息和好消息混在一起;而且透露出好消息之後,緊接著就是壞消息。

先是兩條美國媒體公佈的、中美將加強接觸的消息:一是美國副國務卿謝爾曼將訪華,目的是討論安排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中國外長王毅會面,以便為下一步的中美兩國元首的會面鋪路。二是美國正考慮在中美之間建立一條電話熱線,這使人想起當年美甦之間管控核戰爭的“紅色電話機”。無論如何,這些好歹都算是在管控衝突。但中美關係的壞消息也幾乎是同期而來:白宮發言人7月16日表示:美國總統拜登正在研究未來與中國國家領導人會晤的可能性,但目前沒有這樣的計劃。其他還有:制裁香港中聯辦七位副主任;計劃對在香港的美國企業發出警告;對來自新疆的進口進行管制;放話將中國排除在外的數字貿易協定;美國軍機降落台灣等等。

這一切說明:拜登政府正試圖以高姿態方式佔據主動,以此給中方施加壓力,實現主導並管控中美關係的目的。

拜登的考慮

站在拜登的角度,他這樣處理中美關係有他的考慮:從直接原因上講,上月美國主導召集的G7峰會並未達成目的。一是歐洲國家在反華問題上和美國意見並不一致,二來中國領導人本月也對歐洲展開了元首外交,這使得拜登寄很大希望的G7峰會效果更加不如人意。事實上,拜登現在非常清楚:歐洲要獨立;而且,要別人跟美國一起堅定反華,別人必然就要索取重大利益,至少要能彌補在中國市場的經濟損失,對此,拜登很清楚美國是無法滿足別人的,起碼當前是如此。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獨家支撐著對抗中國的格局是有問題的。而且,作為一個不確定因素,俄羅斯還在那裡伺機而動。這一切,就使得拜登政府非常有必要管控住中美關係。

然而依筆者看來,以目前拜登的行事手法,操作起來可能會有波折。

當前拜登處理對華關係的行為特徵是:以對華保持著高壓和威懾為基調,在此前提下,嘗試與中國合作並管控雙邊關係;特別是,在處理相關事宜的過程中,不給中國以任何兩國關係緩和的宣傳效果,因為這在客觀上會大大破壞拜登政府團結盟友圍堵中國的計劃,同時美國國內局勢也很難允許這樣的事情出現。其次是,拜登政府在很大程度上繼承了特朗普政府的對華懸崖戰術,美國兩次派飛機降落台灣就是很能說明問題的例子,因為台灣問題對中國來說,其敏感性超過一切。

此外,美國提出的在兩國之間設立熱線,實際上象徵著中國正式取代俄羅斯,成為美國頭號對手,在中美客觀上是有熱線的現實下,這也是對中國的施壓手法。至於中國為什麼在短短時間內,從美國的二號對手取代俄羅斯,成為美國的頭號對手,這從研究大國關係的角度,倒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當然,美國的上述行為特徵應該也與中國對美國行為的強烈反彈有關。例如美國上週一系列的行為,應該就與近日中國對香港問題的施壓和高姿態有關,但無論如何,這意味著中美雙邊衝突已經開始進入你來我往式的惡性循環狀態了。

然而拜登以如此策略對華,客觀上是難以實現其目標的。因為中國國內政治也已經演變得很難在向美國屈服和示弱的情況下與美國合作了,除非中國在兩國博弈中徹底失敗,但這種情況目前又很難發生。而且,明年中共就要召開新一屆黨代會,並產生新的中共領導班子,在此背景下,對外展現一定的強勢似乎才更合乎當下中國環境下的邏輯。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中國的經濟在當前世界疫情背景下表現得併不差,這讓中國手裡有了一張很有說服力的牌來應對拜登政府的上述對華策略,中國幾乎沒有什麼大的壓力和必要性來被迫與美國合作。

因此,拜登政府的上述對華策略,在其實現目標的道路上很難順利,可能性更大的結果倒是:中美在博弈中互不相讓,惡性循環,結果中國所受的危害可能相對較大,但美國也無法使中國屈服,最終卻將不得不面對歐洲、日本的日益獨立,最終的結果是:中美受損,第三方得益。

中美還需博弈

就當前中美間的博弈來說,除非中美兩國有一方做出讓步,否則兩國間只能博弈到一方勝負明確,另一方無法支持時,才能有穩定的雙邊關係。但在這其中,疫情起到了變量的作用,因為它給中國贏得了寶貴的緩衝時間,而這個時間段是有限的。

在上週召開的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上,中美兩國領導人在會面時再次呈現著博弈的態勢。

拜登一再強調美國對亞太區域的重視,並誓言美國下來的世代都會深入參與到該區域之中。根據國際媒體上週的報導:美國正在加速與中國脫鉤的步伐,包括擬定計劃,拉攏亞太區域國家圍堵中國。彭博社本月13日報導中說:白宮正在探討一項不包括中國的印太經濟體的數碼貿易協議提案,以製衡中國的區域影響力。

而中國領導人在闡述數碼經濟發展機遇時則宣示:全球數碼經濟是開放和緊密相連的整體,合作共贏是唯一正道,“封閉排他、對立分裂只會走進死胡同”。他呼籲各國努力構建開放、公平、非歧視的數字營商環境。

中國領導人特別呼籲世界:“我們要拆牆而不要築牆,要開放而不要隔絕,要融合而不要脫鉤,引導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據筆者了解:美國年初即試圖擴大印太四國聯盟,但並不成功,美國也暫時擱置了這一想法。而在當前國際疫情大背景下,東盟國家更需要中國,也不可能加入美國圍堵中國的行動;日本的立場是一貫的,而且已經是印太聯盟的核心國家。現在主要的變量是即將總統大選的韓國,如果保守力量執政,韓國可能會如德國當前的態勢那樣,轉向親美陣營。

此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根據現在發達國家的疫苗注射狀況和抗疫形勢,如果發達國家陣營的疫情問題得到控制和緩解,尤其是美國經濟開始恢復,美國手裡遏制中國的經濟牌就更多了,其抵消中國“一帶一路”、與歐日發展經貿關係的手段也就更多而且具體了。如此,中國因疫情而在中美博弈中贏得的寶貴緩衝時間也將結束,屆時即便中國已經建成全國范圍內的群體免疫屏障,中國在中美博弈中的態勢也會變得更加不確定。中國現在有通盤計劃嗎?

《作者:察哈爾學會國際輿情研究中心秘書長、半島和平研究中心研究員曹辛》

相關新聞

英國 金融時報(FT)報導, 北京 當局正加強科技國產化,已實施更嚴格的政府採購準則,將逐漸在政府的個人電腦(PC)與伺服器汰除來自...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24日在2024「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年會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表示,當前大陸物價漲幅較低,中央政府的負債率不高,...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在 Texas 名為 SB4 的法律美國最高法院允許生效了幾個小時後,上訴法院做出了暫緩判決,上訴法院在聽取對SB4的相關爭論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