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今天表示,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將與企業家拉馬斯瓦米(Vivek Ramaswamy)共同執掌所謂的政府效率部。

日本47NEWS報導,日本政府11日首相指名選舉結果出爐,自民黨總裁石破茂在決選投票中打敗最大在野黨黨魁野田佳彥,確定連任首相。石破在決選投票中以221票擊敗野田的160票,順利連任。石破新內閣預計今晚出爐,由於在眾議院選舉中遭遇重大失敗,新內閣成為少數執政黨內閣,預料將面臨更加嚴峻的政權營運挑戰。

在上週二美國大選的投票站出口民調中稱「經濟」是其頭號優先事項的美國人中,近80%投票給了唐納•川普(Donald Trump)。這可能會讓局外人感到困惑。畢竟,美國經濟近年的表現令人豔羨:成長穩健、通膨正在緩解、失業率低。但全國層面的強勁掩蓋了區域性的薄弱。自2021年1月以來上漲20%的價格水準令家庭捉襟見肘。房租和醫療費用更難承受。信用卡債務日積月累。

10月31日,許宗力等7位大法官卸任,辛苦了。8年來,許宗力法庭從釋字748號同婚權、791號通姦除罪化,到近期113年憲判字第8號判決死刑限縮等,作成許多重要解釋及判決;且在釋字793號黨產案及112年憲判字第3號判決黨職併公職案,毫不掩飾對執政黨轉型正義之支持。

美國總統大選上週結果出爐,共和黨候選人,也是前美國前總統 川普 再度當選,世界各國都在分析這位狂人總統上台後,國際局勢會有什麼改變,除了中美關係外,美國政權交接後,想定狀況 川普 會以各種有效手段「讓美國再次偉大」,對地緣政治、經貿與安全造成影響,值得關注。

中國政府8日宣布財政刺激政策,以 人民幣 10兆元(下同,約新台幣45兆元)的規模化債,引起各界關注。 分析認為這可能是明年新一波經濟刺激政策的起點,未來仍有財政增量空間。

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11月4日至8日舉行會議,投資界一直關注會議將為中國財政刺激規模定調。人大網公布,11月8日下午4時,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在人民大會堂香港廳舉行記者會。

美大選結果揭曉,由共和黨川普當選,在長期美中競合、兩岸關係等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可能持續一段時間,受此影響,近年供應鏈除「中國加一」外,還多了「台灣加一」聲音。但台灣各界對台灣加一各持正反面意見,為因應該趨勢,智庫學者認為待台灣轉型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