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稱,美國的債務與國內生產毛額之比將在2029財年達到107%,超過20世紀40年代的峯值,到2055年將繼續上升至156%。美國聯邦政府每年都出現鉅額預算赤字,去年支出超過收入的部分達到國內生產毛額的6.4%。國會預算辦公室表示,赤字可能會保持高位。
歐盟官員表示,川普政府的關稅行動規模要求,歐盟考慮使用更強的貿易工具。歐盟正在考慮打擊美國的服務出口,包括大型科技公司的業務,以報復唐納•川普對汽車行業徵收25%的關稅,並承諾下週將採取新一輪措施。
台灣金融市場將於4月迎來兩大考驗, 一是美國川普政府4月2日啟動的對等關稅,二是美國財政部4月間發布的匯率報告。 中央銀行副總裁朱美麗27日強調,對等關稅優先談判對象的兩大關鍵指標,第一項就是對美國貿易入超是否龐大, 台灣去年是美國第六大的貿易入超國,確實要審慎應對台美貿易爭端風險升高情勢 ,至於匯率操縱國部分,她強調,央行對匯率報告的三項量化指標均有所因應。
英特爾前執行長基辛格表示, 台積電 承諾加碼投資一千億美元於 美國 的先進晶圓廠,將無助美國恢復昔日在晶片製造領域的領先地位。他說,「如果你不在美國研發,美國就不會有半導體領先地位」,「台積電所有研發工作都是在台灣,而他們還沒做出會改變的任何宣布」。
美國總統川普正式宣布對進口車徵收高達25%關稅的計畫,擴大他今年重掌白宮後發起的全球貿易戰。以下是川普周三(26日)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宣布關稅措施相關發言的重點整理。
賴清德 總統13日宣布中國大陸是境外敵對勢力,並提出5大國安威脅和17項因應策略。中研院 院士 陳培哲等75位學者今天提出聲明,指出總統賴清德就任後不斷用民粹主義凝聚支持者向心力,台灣的言論自由空間快速遭到壓縮,時代的思想審查已降臨台灣上空,並呼籲民進黨政府懸崖勒馬。
陸配 「 亞亞 」劉振亞因武統言論遭處分限期離境,引發社會對 言論自由 的爭辯。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羅世宏昨受訪表示,「現在有相當數量的人民對現況感到焦慮與不安」,七十五位學者也有這方面的憂慮,社會不應該動不動就貼人侮辱性標籤,到現在網路上都有人要亞亞全家滾回大陸、殺陸配等,這些不理性極端言論,難道沒有比武統更可怕嗎?
阿里巴巴聯合創辦人及主席蔡崇信昨(25)日示警,現階段全球資料中心建設速度超出AI的初始需求,尤其美國許多數據中心投資彼此重複或相互重疊,使得AI資料中心建設出現泡沫風險。阿里為大陸雲端服務龍頭,蔡崇信一席話,引發市場對AI泡沫化疑慮升高。受此影響,台股AI族群昨天走勢疲弱。輝達周二美股早盤則跌約1.5%。
蔡崇信昨日在香港出席滙豐全球投資高峰會時表示,從美國到亞洲等各地的科技巨人和投資基金,都在搶建伺服器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