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新加坡前總理、國務資政李顯龍11月24日起開始對中國進行為期6天的訪問。這是李顯龍自今年5月卸任總理以來首次訪華。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報道稱,李顯龍此次將訪問蘇州、北京和上海三地。根據新加坡總理公署的聲明,李顯龍在蘇州出席蘇州工業園區成立30週年紀念活動。這是新中兩國首個政府間合作項目的“重要里程碑”。

貝森特(Scott Bessent)在被提名擔任美國財長後的首次訪談,表示在他上任後的優先任務,將是兌現總統當選人川普在競選期間提出的減稅承諾。 貝森特上周末接受《華爾街日報》專訪時指出,他的政策重心將是履行川普的各項減稅承諾。當中包括讓川普在首任期間推動的減稅措施永久化,以及取消對小費、社會安全福利和加班費的徵稅。 他還強調,制定關稅和削減支出也是他上任後焦點,以及維持美元作為世界儲備貨幣的地位。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25日宣布,為對付非法移民及毒品流入問題,他明年上任的第一天,就會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產品全面徵收25%進口關稅,中國產品則額外再加徵10%關稅。

AI熱潮獨木難撐大樑,台經院25日發布10月景氣動向調查,製造業測驗點仍續處「滑坡」狀態,續跌1.75點至93.12點的近一年最低水準,且指數已連續五個月向下。

余紀忠基金會近年來關注數位時代發展趨勢,在成大副校長郭耀煌老師的策劃下,以政府政策與產業發展、監管與法律制定、教育與人才培育,三大面向探討AI時代未來機會和挑戰,集結產、官、學不同領域專家學者,與社會大眾共同集思廣益。

自去年以來,各界常議論大陸青年失業率(16~24歲)升高的問題,卻不太注意台灣自家青年失業率(15~24歲)的變化,事實上,我們的青年失業率於9月已升至11.88%,創近13個月最高,9月循季節變化該降而未降,不太尋常。

IMF 前首席經濟學家布蘭查德因預測到新冠疫情後的高通脹而聞名。他周三表示,特朗普經濟計劃的三個主要支柱都將導致通脹上升,並將迫使美聯儲以加息應對。

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首席經濟學家布蘭查德(Olivier Blanchard)周三表示,特朗普(Trump)政府的經濟政策可能會導致經濟過熱,通脹上升,並將迫使美聯儲(Federal Reserve)以加息應對。...

中國正加緊推進半導體的國産化。半導體的自給率在最近10年間上升近10個百分點,在中美對立持續的背景下,力爭在尖端産品方面實現國産替代的趨勢加強。如果中國企業的技術能力持續提高,也可能對在半導體領域走在前列的歐美、日本和韓國等企業構成威脅。

擔任中國半導體產業協會理事長的中國內存巨頭長江存儲科技(YMTC)的董事長陳南翔也考慮到美國對華管制的加強,指出國際環境和産業發展面臨變化和風險。此外也表示中國半導體產業協會將積極凝聚各方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