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德國商業銀行亞洲高級經濟學家周浩於《金融時報》撰文指出,中國選擇,事實上從「雙循環」就慢慢露出全貌;強調進取卻又重視秩序,強調創新卻又強化監管,決策者對於市場理解進入新階段。

《中央社》報導,今年度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今天落幕,提出明年8項重點任務。頭兩項就是「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及「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制定實施「基礎研究10年行動方案」。

《路透社》報導,美國石油和天然氣股價正在攀升,鑽探活動也略有升溫,不過今年對能源行業來說則是災難性的一年,意味著先前頁岩油投資熱潮或許已經一去不返。

《路透社》報導分析師表示,日圓兌美元注定要升破100關口,為四年來首見,決策官員要阻止其升勢能做的有限。

據《日經》報導,2020年9月底,全球債務規模比1年前增長8%,達到272萬億美元,進入2020年之後,增加了15萬億美元。到年底仍沒有減速跡象,全球政府債務正膨脹至空前的規模。已超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水平,疫情後的財政重建,透過促進經濟增長來推動稅收增加的意見逐漸佔據優勢。關係到新增長的「明智支出」將成為關鍵。

《日經》坂口幸裕稱,菅義偉真打算拔出「傳家寶刀」嗎?在美國媒體報導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在美國大選中獲勝一事塵埃落定的11月上旬,日本財務省出現動揺。

《日經》報導,中國購買的日本國債正在迅速增加。超過1年的中長期債券的凈買入量4~7月達到約1.4萬億日元,是上年同期的3.6倍。由於貨幣寬鬆的長期化,預計美國國債的低收益率將持續。在此背景下,對於按美元計價的收益率高於美國國債的日本國債,中國正在增加投資。中國通過外匯儲備持有大量美元,日本國債也成為了中國的投資對象。

《日經》報導指出,美元的貶值趨勢在持續。與主要貨幣相比的綜合指數和3月的高點相比下降了約1成。根據政府債務等經濟情況計算的理論值比走弱的實際匯率還低。這顯示出美國在新冠疫情下啟動大規模經濟對策,在已開發國家中財政惡化明顯。要支撐因疫情再次擴大而停滯的經濟,需要採取進一步的財政刺激,美元貶值有加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