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近期,位於華盛頓特區的智庫「美國企業研究院」(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簡稱 AEI)發表了一份有關台灣發展的報告。這份報告再次提醒我們,外國學者在撰寫有關台灣的內容時,經常出現錯誤。

中國將擴充與東盟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把數字及可再生能源等視為重點領域,推動企業交易和投資增加。通過擴大亞洲貿易圈,來對抗實施關稅措施的川普政府。

日本銀行(央行,以下簡稱:日銀)在9月19日召開的金融政策決策會議上決定在市場上出售持有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和房地産投資信託(REIT)。ETF的出售節奏按帳面價值計算每年定為約3300億日元,按市值計算每年約6200億日元。作為政策利率的無擔保隔夜拆借利率維持0.5%不變。

行政院 於8月29日公告修正《中央對直轄市及縣(市)政府補助辦法》,自115年1月1日施行。 然而,該修正過程未依循法規修正預告機制,且新辦法顯然超出了母法所賦予的委任授權範圍。更嚴重的是,此次修正違背憲法所保障之地方自治團體的 財政 自主權、助長中央政府財政集權,若不及時導正,將對地方施政與運作,造成極大的傷害。

首先,根據行政院規則(院臺規長字第1125021127號函),各機關在研擬法律及法規命令草案時,應至少預告60日。...

川普 自年初上任以來,推出不少顛覆性「新政」,對全球與 美國 幾乎在各方面都造成重大衝擊。世人領教其近乎肆無忌憚、為所欲為的施政作風,更對美國行政、立法、司法三權相互制衡的政治體制,何以對川普濫用行政權未曾發揮牽制作用,感到大惑不解。

川普的諸多拙劣作為,雖然在美國內部引起不少批評與反對,民調支持度也下降,但其恣意妄為似也未受抑制。《天下雜誌》在九月初彙整《金融時報》與《經濟學人》雜誌的分析,對何以「反川普」在美國不成氣候、...

中央銀行第三季理監事會議,房市管制成為關注焦點。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央行七波房市管制已見成效,國銀為期一年的自主控管不動產貸款是否延長至明年,今年第四季會再做「總檢討」,至於貨幣政策基調,房市選擇性信用管制還是維持「緊縮」,但會營造充裕的資金環境、透過公開市場操作把錢「打出去」,以改善房貸排撥問題,貨幣政策基調可以說是「適度讓資金充裕」。

川普「20+N%」對等關稅已對台灣傳產、汽車、農產,以及高科技等產業「傷筋動骨」。針對部分傳產,經濟部產發署啟動「新南向國家隊(A-Team)」計畫,進行跨域轉型、提升產業韌性。業界引頸期盼,農業新南向也能夠開展跨域轉型,提高台灣農產品競爭力,並在擠身東南亞市場的同時,面朝全球市場加速前進。

據最新統計數據,中國青年失業率在8月份攀升至一年半來最高點。與此同時, 房地產危機和消費疲軟加劇了就業困境。路透社援引經濟學家預測報導稱,中國恐難達到今年經濟增長5%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