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文/蕭代基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兼任研究員、政治大學經濟系兼任教授

歐盟執委會於2021年7月14日向歐洲議會提出世界第一個碳邊界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簡稱CBAM法、碳邊境稅法)法律提案,經過近一年的討論,今年6月22日歐盟議會壓倒性投票通過此法案,接著進入最後兩個歐盟立法程序,以完成立法。

此法案之主要立法目的在於降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

去年中國經濟成長急劇放緩,許多經濟專家重新考慮中國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的時間,甚至考慮這種情況是否會發生。

私校退場條例五月上路後,教育部6日將高苑科技大學、大同技術學院列為首波專案輔導學校。今日舉行的大學校院教務、校務經營主管聯席會議中,義守大學校長陳振遠表示,國內私立大學若117學年不再做出改變,大概人數都會腰斬,私立大學但一定要靠國際學生、數位學習等彌補財務收入。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昨(5)日公布2021年度直轄市、縣市政府「永續環境施政表現」,是首次全台所有縣市均有參與的一次,獲得優等的縣市有台南市、桃園市、高雄市及屏東縣。

水利署今(6)日經研判有施作地面增雨條件,於12時燃放地面焰劑,努力蓄升曾文水庫蓄水量,同時,針對近來的供水問題也指出,因應近年氣候變遷影響及用水成長影響,水利署透過細緻水資源管理,擬定各區水資源經理基本計畫,藉由開源、節流、調度、備援等策略及既有設施改善,穩定水資源環境。

英國新任首相5日公布,選前民調一路領先的外交大臣特拉斯(Liz Truss)勝出,同時也成為英國史上第三任女性首相。英國目前面臨眾多危機,包含英國經濟未從疫情衝擊中復甦、烏俄戰爭對能源的衝來、氣候問題都在在考驗新任領導人的智慧,外界都在看特拉斯如何帶領英國走出下一步。

今年三○三全台無預警大停電,造成了百億元以上的損失,至今仍頻傳區域性停電,原因五花八門。雖然政府一再保證台灣並不缺電,但電力供應不穩已經不是一個隱憂,而是浮上枱面影響民生、產業以及國安的重大問題。

軒嵐諾颱風襲台,為全台水庫挹注3億5565萬噸水量,不只石門水庫蓄水率飆升至93.8%,甚至使基隆地區緊張水情得以緩解,然而,新山水庫蓄水量仍然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