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2023年中國的企業及家庭與外國交易的資金出現5年來的首次凈流出。背景是外資企業縮小業務及富裕階層的流出。近期,上證綜合指數降到了3年10個月以來的低點,資金流向了日本等外國股票。中國經濟放緩,吸引世界資金的向心力正在減弱。
1月18日的記者會上台積電首席執行官(CEO)魏哲家表示: 「在AI相關的強需求等支撐下,2024年對本公司而言是健全增長之年」,台積電約7成客戶是蘋果及英偉達等美國大型IT企業。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事,一拖將近2年,歐洲各國無不戒慎恐懼。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宣布,即日起啟重「堅定捍衛者24」(STEADFAST DEFENDER 2024)軍事演習,將動員30多國、9萬多名士兵、50艘艦艇等,展示北約從北美到聯盟其他地區快速部署、以加強歐洲防禦的能力,主要測試在烏戰爭中的防禦能力。這次演習也是自1988年冷戰期間「重鑄者」(Reforger)演習以來,最大規模的演習。
中國人民銀行端出政策牛肉,人行行長潘功勝24日宣布,2月5日下調存款準備金率2碼,約提供長期流動性人民幣1兆元。另外,今(25)日起調降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利率1碼(0.25個百分點)。人行罕見提前宣布降準,且規模超過預期,在外界對中國經濟前景憂慮揮之不去時,人行此舉,展現力挽狂瀾的信心。
台灣電影再次傳來佳音!台北時間1月23日,第96屆奧斯卡金像獎(The Academy Awards, the Oscars)揭曉各類別入圍名單,CNEX出品與製作的《金門》( ISLAND IN BETWEEN ) 接獲喜訊,進入金像獎最佳紀錄短片的入圍行列,這是台灣紀錄片作品第一次入圍奧斯卡獎項,為台灣影視創作在邁向國際道路上添上一筆耀眼的光彩。
美國持續擴大管制,避免晶片輸出中國提升其AI與軍事實力。但經濟學人近日評價,美國禁令漏洞百出,無法阻擋中國走私和以量突圍策略,反而使自身陷入執法困難,且推促中國自主提升技術的窘境。 經濟學人21日文章指出,美商務部2023年10月更新對中晶片禁令,雖用一年時間調整限制措施,但恐難有良好成效。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美國與台灣專家分析台海局勢,根據總結報告,過半專家相信今年可能爆發台海危機; 台灣專家認為中方較可能執行非軍事的脅迫行動,美國專家則擔心大規模環台軍演。 此外,專家認為,美中控管緊張關係的努力及中國大陸自身的經濟衰退,都未能改變台海危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