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據全美企業經濟學家協會(NABE)最新調查,超過半數受訪經濟學家認為,聯準會(Fed)刺激經濟的強度過大,是疫情爆發來首見,與春季調查的結果大相逕庭,反映出對美國通膨升溫的憂慮日增。

聯亞生技申請緊急授權許可(EUA)被駁回六天後,董事長王長怡22日親上火線召開記者會,批評政府採用「僅取單一時間點」的免疫橋接方法,作為最重要且唯一比對標準,忽略T細胞的重要性,而且用武漢株做EUA已經out of date(過時),王長怡批評「台灣怎麼這麼大膽,全球沒人敢這麼做」。

英國金融時報特約主編Brendan Greeley於《金融時報》撰文分析美國公債的質量理論,指出近30 年前,鮑爾時任財政部助理部長向國會作證,顯示美國 1980 年和 1990 年之間幾乎每年都在增加債券銷售,因此 30 年期債券的回報率實際上一直在下降。時至今日,美國公債發行額也是年年增加,政府利息支出仍持續減少,這表示實務戰勝理論。

彭博資訊引述知情人士的話報導,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已告知白宮高級幕僚,她支持鮑爾續任聯準會(Fed)主席,提高了鮑爾留任的機率。

《路透社》報導,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十多年後,監管機構再度因為一些金融系統核心企業大到不能倒而警戒心大起,但這些企業並非銀行,而是谷歌、亞馬遜和微軟等科技巨頭,越來越多的銀行、保險和市場業務使用了這些企業龐大的雲端互聯網平台,這種現象讓監管機構大感憂心。

綜合媒體報導,立法院新會期將於9月展開,蘇內閣將有三大關要闖,第一,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振興五倍券為主的紓困特別預算案要搶通過;第二,在野黨對囤房稅議題磨刀霍霍;第三,年底的四大公投案。

民主與金錢

台北市出版公會理事長趙政岷於《中國時報》撰文指出,我們很容易忘記民主運作是要錢的,當錢鞏固了權,以權撒錢,民主正被少數人所壟斷。民主與金錢正進行一場真實的危險遊戲,我們正目睹代表式民主的敗亡!但請不要放棄民主,請繼續維護人人的人權,民主是需要重建。

行政院昨(19)日於院會拍板,將當沖降稅優惠延長三年,並維持稅率千分之1.5。財政部次長李慶華也表示,當沖是勢必要存在的正常交易活動,我國當沖交易比重約四成,與美國52%、英國35%、南韓87.5%相比,尚屬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