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十月五日的 國慶 晚會上,賴清德總統說了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話,也許他自己還認為很有創意,他說:「我們的鄰居中華人民共和國,十月一日剛過完七十五歲 生日 ,再過幾天,中華民國就要過一一三歲生日;因此就年紀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絕對不可能成為中華民國人民的祖國,反倒是中華民國可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七十五歲以上民眾的祖國。」
美國經濟數據走軟,促使聯準會(Fed)採取決定性的降息行動以支持成長。中國大陸經濟數據似乎比美國更弱,國家主席習近平卻似乎不以為意,令投資機構大惑不解。但上月底官方「火箭砲」式的刺激措施,顯見習近平已不願再任憑事態發展下去。
2017年,AI重返學研視野,直到2022年回歸產業,如今早成產官學研所重視之顯學。2018年,中華經濟研究院日本中心主任魏聰哲即評論:「 鼓勵產業導入運用AI機器人之後如沒有相應的產業人才轉型策略,則可能造成高階人才外流以及既有產業人才低薪化問題,但如能搭配各種人才轉型配套措施,則能形成人才價值創造能力與薪資同時提升的『人財共進化』良性循環。 」
台灣經濟研究院3日公布8月製造業景氣信號值增加0.29分至14.1分,對應燈號續為代表景氣持平的綠燈,這是4月由代表低迷的黃藍燈轉為綠燈後,連續亮出的第五顆綠燈。台經院表示,後續走勢要觀察中美兩大經濟體降息推升製造業復甦的力道強度。
國際碼頭工人協會(ILA)與美國海運聯盟(USMX)今日稍早表示,美國碼頭工人與港口營運商已達成暫時協議,將立即終止導致美國東岸與墨西哥灣沿岸海運停擺3天的罷工。根據外電,不願透露身份的知情人士表示,美國海運聯盟在談判後提出了在6年內加薪62%的合約內容,儘管仍低於ILA提出的77%,但已較先前提出的近50%高;暫時協議達成後,近45,000名碼頭工人將重返崗位,主合約則暫時延長至2025年1月15日,屆時再解決所有未決問題。
美國 總統大選對全球政經情勢影響重大,目前雖然多數民調顯示民主黨賀錦麗領先,但差距非常有限;再加上支持 川普 選民通常較不表態,即使略居優勢的民主黨也憂心二○一六年當時民調一路領先的希拉蕊.柯林頓,最終被川普逆風翻盤的歷史重演。
日本新首相石破茂2日與日銀(日本央行)總裁植田和男會面,石破茂呼籲日銀維持寬鬆政策,植田則當面向新首相表示,日銀政策會支持日本經濟,謹慎決定是否進一步升息。石破茂1日獲國會正式指名為日本第102任首相後,2日立即安排與日銀總裁的首次會面,凸顯其對於日銀貨幣政策的高度關注。
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楊珍妮2日指出,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經濟規模達15.4兆美元、占全球比重約15%,台灣若無法加入,長期來看,恐影響GDP成長率約1.6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