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編按:配合數位發展部成立,NCC將部分業務移撥到數位發展部,包括資通安全的技術規範及管制、通訊傳播資源的管理等;但在NCC的掌理事項中,增加網際網路傳播相關業務,包括網際網路內容分級制度、通訊傳播網路設置的監督管理及網路政策的訂定、擬定等。

編按:綜合媒體報導,立院三讀通過數位發展部相關法案,預計最快明年6月可掛牌成立,整合資訊、資安、電信、傳播和網路五大領域業務功能,首任部長以政務委員郭耀煌呼聲最高。

政治大學經濟系兼任教授林祖嘉指出,2022年台灣經濟四大難題,面對嚴重的疫情,明年國際景氣勉強維持在4%左右水準,雖然主計總處預估台灣明年經濟成長率為4.15%。但台灣經濟仍然面對不少的問題,值得政府與企業謹慎因應。

編者按: 美國著名漢學家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於12月25日逝世,享年85歲。史景遷出生於英國,曾長期擔任耶魯大學教授,他研究中國歷史,以獨特視角、以講故事的方式寫作。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為《追尋現代中國》,從17世紀的明朝鼎盛時期講到1989年天安門廣場的示威遊行,娓娓道來的敘述橫跨近四百年的中國歷史。

《日經》報導,大規模的貨幣寬鬆等影響,美元的供給量持續增加,相對於黃金的價值大幅下降,未來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將啟動貨幣緊縮,各國央行對美元地位的存疑難以消除,全球中央銀行和公共機構正在增加黃金的持有量作為外匯儲備資産,資金持續從美元流向黃金。

《日經》報導,美國拜登政府2021年面對的最主要政治課題是超預期長期持續的高通貨膨脹。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取消了「暫時性」這一表述,至今無法預測物價趨於平穩的時間。通貨膨脹長期化的誤判有可能動搖軸心貨幣美元的信用,也有可能影響到中美兩國之間的抗衡。

立法院會三讀通過《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修正案,施行期限將延長十年至2031年底止,且新增再生醫療、精準醫療、數位醫療、新劑型製劑,以及創新技術平台、受託開發製造(CDMO)生技代工業等,均納入適用範圍,《工商時報》整理五大重點如下

香港北威國際集團董事總經理、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系兼任教授劉憶如於《聯合報》撰文指出,此次物價上漲主要源於「供應鏈瓶頸」,聯準會誤以為供應鏈的問題短期內就會解決,不認為貨幣政策須要有所因應。央行誤判情勢而遲遲不出手的狀況,令人對照聯想到的,是四十年前爆發的全球通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