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人工智慧新創公司 OpenAI 年底前將在 新加坡 設立區域中心,這是4月在日本東京設立辦公室後的第2個亞太辦事處。專家指出,AI實際應用於新加坡企業的例子相當多,在亞太區AI成熟度達到「AI領導者」級別。

 美國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月增0.2%、年增2.4%皆略高於預期,但年增幅創2021年2月以來最低,且連六月下滑。顯示通膨降溫趨勢大致不變,市場預期美國聯準會(Fed)將延續貨幣寬鬆政策,至於降息力道與速度,則要視就業數據表現而定。

今年的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分別揭曉了物理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及即將公布的文學獎。202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由美國科學家霍普菲爾德(John J. Hopfield)(John J. Hopfield)與有「AI教父」之稱的加拿大科學家辛頓(Geoffrey E. Hinton)(Geoffrey E. Hinton)共同獲得;而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簡稱生醫獎)則由兩位美國學者安布羅斯(Victor Ambros)(Victor Ambros)與魯夫昆(Gary Ruvkun)(Gary Ruvkun)因對小分子核糖核酸(microRNA)後轉錄基因調控機制研究而獲獎。

世界銀行8日在最新報告中預測,今年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經濟成長率為4.8%,明年將降至4.4%,比4月的預測高0.3和0.1個百分點。 報告並指出,貿易和投資的移轉、中國經濟成長放緩,以及全球政策的不確定性等三大因素,將影響此區的經濟成長。世銀建議亞洲開發中經濟體應深化與出口市場的貿易關係,為更嚴格的貿易限制做好準備。

歐盟上周投票決定對中國大陸製造的純電動車徵收最終關稅,對此,路透社8日引述消息人士報導,中方提出將電動車售價定於3萬歐元以上,用以取代關稅,惟歐盟執委會已回絕此提議。

10月7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國會接受了上任後首次的眾議院代表質詢,這是日本朝野兩黨討論眾議院選舉主要爭論點的前哨戰。關於石破未在施政演習中提及的「亞洲版北約(NATO)構想」以及可選擇夫妻不同姓等問題,石破明顯修正為與前政府立場接近的「現實路線」。

曾提出「香港玩完論」的摩根士丹利亞洲區前主席羅奇(Stephen Roach),近年來對中國經濟的預測也轉趨悲觀。他近日接受 美國 之音專訪時點出, 中國經濟正面臨勞動適齡人口減少、生產力成長乏力、內需不足等三大長期結構性問題 。

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8日舉行新聞記者會。大陸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表示,明年要繼續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並優化投向加力支持「兩重」建設( 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 將在年內提前下達明年1,000億元(人民幣,下同,約新台幣4,500億元)中央預算內投資計畫和1,000億元的「兩重」建設專案清單,支持地方加快開展前期工作,先行開工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