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立法院院會今(12)日三讀通過「最低工資法」立法,4條關鍵條文內容包括:最低工資審議委員會組成、審議參採指標、研究小組相關事宜,以及是否納入違法廠商不得參與政府採購等規定,確保勞工與其家庭的合宜生活水準。
根據經濟部統計,我國對大陸投資額自2015年起逐步下滑,對新南向國家則是自2014年開始成長,2021年兩者已十分接近。到了去年,對東南亞投資額52.7億美元,超過對陸投資的50.5億美元,首次達到黃金交叉,而今年截至10月為止,亦是對東南亞高於對陸投資。
2009年低於平均薪資的受僱人數只占61.6%,十年過去比率竟已升至68.6%,這反映中產階層與極端高薪族群的收入差距,快速擴大。經濟學常以英、法兩國為例表示,如果讓法國多生產葡萄酒,英國多生產毛衣,彼此貿易,兩國都可以從貿易中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所以自由貿易是好的。然而,故事並沒有結束,應該往下問,更大的經濟利益是由誰得到?
歷經朝野表決大戰,立法院今天(12/12)三讀通過最低工資法,三讀條文規定,中央主管機關應設最低工資審議會,於每年第3季召開會議,最低工資應參採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擬訂調整幅度;勞工與雇主議定的工資,不得低於最低工資,違反者最重可處雇主或事業單位新台幣150萬元。
中小企業能否幫員工加薪,關鍵在於提高議價能力,賺取高通膨時代的合理利潤。這就是日本政府可著力的地方。公取委在11月底公布新政策,大企業必須定期與配套企業協商,配合中小企業的員工加薪而提高進貨單價,如果大企業長期忽略合作中小企業提高單價的請求,則有可能違反「獨占禁止法」而被查辦。這項新政策,給了中小企業要求大企業定期提高單價的尚方寶劍,有助於解決過去30多年來無力幫員工加薪的困難,這也是岸田政權明年9月是否下台的關鍵。
開放銀行在台是否「水土不服」?金管會逐步推動開放銀行,第二階段已發現民營銀行興趣缺缺,第三階段開放涉及客戶交易面資訊,銀行恐更不願釋出,金管會主委黃天牧11日表示,目前會先確保開放銀行第三階段的「資安風險」問題,至於銀行與TSP合作的誘因,會請銀行公會了解銀行的顧慮。
台灣移工聯盟兩年一度的大遊行10日登場,超過500人參加,今年主訴求除了長年要求的「政府承擔跨國聘雇責任」外,更刻意凸顯勞動部設置多年的直聘中心毫無功能;另監察院10日發表《一群在台灣沒有身分的人—移工為什麼要失聯?》新書,指滯留在台的失聯移工超過8.2萬人,並揭露他們面臨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