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植田和男今天在 日本 地方銀行協會一場活動演講時表示,美國經濟和日本春季 薪資 談判的動向仍是重點。他說,自己在參加各產業的新年活動,以及在日銀近期的分行管理層會議時,聽到了許多令人欣慰的薪資相關看法。在植田提出上述說法後後,日圓兌美元匯率走強,盤中勁升0.3%,達到157.48日圓;稍早時,日圓匯率曾在158附近徘徊。

環境部於去年9月公布全國66家SRF廠商體檢結果,時隔3個月,昨(14)日發布「固體再生燃料(SRF)白皮書」與「共通性事業廢棄物作為固體再生燃料原料再利用管理辦法」草案,內容包含國內SRF產能與市場產值估計,管理現況及未來強化辦法,我國也將是全球唯一禁止進出口SRF料源的國家。

1月15日上午,韓國聯合偵查組(聯偵組)正式逮捕總統尹錫悅,這是韓國憲政史上首例現職總統遭逮捕。尹錫悅隨後被押解至果川政府大樓的韓國高級公職人員犯罪調查處(公調處),開始接受調查。

 美國總統拜登卸任前對中國大陸頻出重拳,繼13日宣布AI晶片三級管制新規之後,近日將在互聯網汽車技術出重拳,再祭出中國製互聯網汽車軟硬體輸美的禁令,陸系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等業者腹背受敵。

環境部將於17日審查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畫(四接)環評案,各方攻防白熱化。基隆在地六大工商團體昨(13)日首度出面力挺四接開發,同一時間,環保團體則赴基隆市政府陳情,表達反對意見,工商界、環團隔空駁火。基隆市府強調會重視各方民意,兼顧環境與經濟發展立場,把關四接建設。

美國拜登政府在卸任前1周宣布嚴格的技術出口管制,限制AI(人工智慧)晶片出口,這不僅止於中國,而是將全世界分成3個限制級別,只有包含台灣在內18個國家享有最高級別,可以近乎不受限制的取得美國的AI晶片。對此,中國商務部也做出回應。

美國政治風險調查公司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於1月6日發布了2025年全球「十大風險」。顯示大國領導缺失的「日益加深的'零國集團'(G零、無極)世界的混亂」被列為第一大風險。

新媒體與國家之間對於社會群眾的影響向來是政治傳播學界所熱衷討論的議題,在數據導向、資訊當道的21世紀,民主國家的數位內容管制嚴謹程度不一,此種分歧恰好透過各國管轄權對媒體公司形成法規壁壘。金融時報評論指出,由於媒體——即便是如X或Meta這種產業頂端的存在——在跨國作業時很難獨自與他國政府進行談判,多會轉而透過影響國內政府,從而透過雙邊官方關係進行間接政策磋商。面對國際市場,政府力量對媒體公司拓展業務至關重要,這也是Meta在美國境內解放事實查核機制的一大本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