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6.5宜蘭南澳30年最大地震! 氣象局曝大台北地區超搖晃原因

根據中央氣象局資料顯示,24日下午1時11分左右宜蘭縣南澳鄉發生芮氏規模6.5有感地震,也是宜蘭地區30年來發生的最大地震。大台北地區民眾明顯感到劇烈搖晃,北捷也一度停駛。

10月24日下午1時11分左右宜蘭縣南澳鄉發生芮氏規模6.5有感地震,是今年最強震,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表示,這是該地區30年來發生的最大地震,隱沒帶地震特性是若能量釋放未完全,就會立刻發生餘震,不排除未來三天內再發生規模4以上的餘震。

陳國昌表示,10月24日下午1時11分在宜蘭南方22.7公里、接近海邊位置發生規模6.5地震,深度66.8公里,最大震度分布範圍廣大,震度4的範圍幾乎包括整個北部地區,一分鐘之後緊接著在稍微偏一點的地方大同發生規模5.4餘震,這兩個地震是同一個地震序列,成因是隱沒帶引發,搜尋30年來紀錄此次是該地區發生規模最大的地震。

中央氣象局提供。圖/中央氣象局提供。

陳國昌說,發生這麼大的隱沒帶地震,出現規模5.4餘震是非常正常的現象,隱沒帶地震的特性就是一個主要的大地震發生後,如果能量未達到平衡,很快就會再來一個很大的地震,不過有時地震規模非常接近,此次6.5跟5.4規模相差滿多,大約是40倍的能量釋放差距,未來估計不排除在三天內會有規模超過4以上的餘震。

陳國昌呼籲民眾不用擔心,因為此次隱沒帶地震如此深,造成的震度不會有想像中的大,另外雖然地震範圍很廣,晃得很厲害,其實都是低頻構造,高頻震波對於結構物、建築物破壞力才會比較低,因此即使發生餘震也不用過於擔心。

陳國昌說,此次地震規模6.5非常大,難免震度比較大,台北感覺搖晃比較久,是因為台北本身有盆地效應,讓搖晃時間感覺比較長,但在地表上4級部份測量其實不到一秒鐘。

陳國昌說,已經跟消防署聯絡,此次主震有出現些災損,消防署還未完全統計,目前知道有一位民眾受傷,其他部分還在統計,以這麼大地震又發生在陸地上,又距離宜蘭人口密集區很近,還好震央很深,「若很淺,災情難以想像」。

陳國昌說,隱沒帶地震或中央山脈地區地震都有類似狀況,一個大型地震發生後,如果能量沒有釋放完畢,很快就會繼續發生另外的地震,甚至比前一個還大,通常短時間在幾分鐘內就會發生,可能不到十分鐘就來2、3個大餘震,雖然不排除未來三天會有規模超過4以上的地震發生,但發生更大地震機率其實相當低。

相關新聞

經濟部表示,修法明定建築物屋頂設置太陽光電,是呼應國際發展趨勢,規範新建、增建或改建的建築物應設置一定裝置容量以上的太陽光電發電設備,...
投資自然必須要有制度配合,目前農委會「接受捐款執行認養植護樹與野生動物保育作業要點」收受企業捐贈,卻不管是否有「外加性」、...
台灣再過2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國人平均餘命從1995年健保開辦以來的74.95歲,成長至2021年的80.86歲,落後日韓2歲以上,同時,...
台灣即將進入「零家庭照顧者」時代,政策卻跟不上人口老化,中重度失能者無法從 長照 2.0得到完整服務,導致照顧悲劇頻傳。呼籲國家負起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