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社論/央行決策獨立性 不容挑戰

行政院日前拍板,9月1日起新青安貸款撥款不計入銀行法第72條之2限額,以紓解「房貸荒」造成的民怨。新青安鬆綁消息一出,已有學者憂心將重燃預期心理,再次推動易漲難跌的房價走高,掀起一波炒作行情。更有識者擔心,若是政治之手再三伸入央行決策,勢必挑戰央行的獨立性及建立不易的信譽。

所謂央行獨立性,是指央行貨幣政策可不受制於行政部門的政治干預,並獨立於黨派、商業利益之外。維持央行獨立性的重要,在於一旦政治干預央行政策,很容易引來政治景氣循環,即執政者為了追求選票或政績,本能地會施壓採取擴張性政策,甚至不惜以通膨為代價,營造景氣榮景,後果可能導致因政治因素形成的景氣循環惡果,並造成資源分配錯置,損害全民福祉。

美國總統川普2.0上任後,多次施壓聯準會主席鮑爾降息,8月底時更宣布要解僱理事庫克,使得聯準會的獨立性備受威脅,引發數百名學者與卸任官員的連署聲援;歐洲央行總裁拉加德日前接受媒體訪問時則意有所指地強調,干預央行決策會招致嚴重後果,堅持央行獨立地位,才能把貨幣政策重心聚焦在控制通膨和支持經濟等任務上。凡此都再度彰顯,即使面對強勢主政者的蠻橫,維持央行獨立性仍是舉世認知的治理共識。

長期以來,我國央行的獨立性已獲一定信譽,主要是歷來府院都能相當程度地尊重央行獨立行使貨幣政策的職權,即使面對來自府院壓力,歷任央行總裁也多能謹守實質上的獨立性,維持貨幣政策的超然,進而奠定金融穩定及經濟成長的基石,並安然帶領台灣度過多次國內外金融危機。

然而一年多來,我們卻看到執政黨為政治目的伸手干預。2023年政府協助青年購屋自住,推出優惠的新青安專案,相關貸款的案數與總放款金額快速增加,但也導致搶貸、人頭戶申貸與轉租等現象,推波助瀾房價上漲。去年8月中旬,央行因而約見多家金融機構負責人,提醒謹慎放貸,此舉引發打算申貸民眾的恐慌,行政院長卓榮泰與賴清德總統遂先後對此事表達關切,責成公股行庫應令新青安與首購族貸得到款,卓揆甚至表示要找央行了解,引人側目。

及至今年8月27日,卓揆再次公開表態,盼在維持金融穩健的前提下,讓自住與首購族不因政策調整而受阻,「金融水龍頭要開大一點」。之後,行政院再有為新青安鬆綁之舉,果然把水龍頭開大了。面對來自行政院的「關切」,央行即將在9月召開的理監事會議,是否會鬆綁或調整房貸管制,嚴厲考驗央行的決策信譽。

其實,當央行的政策頻頻遭受社會質疑之際,央行的獨立性即已受到斲傷。或有倡議修正《中央銀行法》,把央行由目前隸屬行政院提升為獨立機關,但若央行總裁扛不住政治壓力,央行位階再高也是徒然。目前央行最高決策單位為央行理事會,但現有理事成員包括了負有行政壓力的財經部會首長,未來可以新增更多專職及專業人士擔任理事,調整決策參與者的結構,或許更有助於排除不當的政治干擾及提升決策品質。

我們應該更重視的是央行的實質獨立性,尤其是期待央行在近年調整貨幣政策架構之後,能夠不斷自我糾錯,優化出更為明確且簡化的政策目標,以及持續充實及靈活運用總體審慎措施等政策工具箱,並追求更專業精細的相關經濟預測模型為決策基礎,乃至定期檢討及評價各項政策措施的成效,以提高央行貨幣政策的透明度及可究責性,有理有據,以昭公信,從而可以當責無畏地堅守獨立風範。

相關新聞

主計總處統計,截至今年6月底,勞保潛藏負債暴增至逾13.5兆元,一年之間暴增1.7兆元,連帶推升各級政府潛藏負債高達20.5兆元,...
金管會4日行政院會報告「新青安.貸的到-配合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精進方案之調整」,卓揆決定准予備查,9月起辦理的新青安貸款的撥款案件,...
美國智庫今天指出,中國已在台灣主張的專屬經濟區內強行設置鑽井平台,距離東沙群島限制水域僅約30英里(48公里)。專家示警,...
繼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後,美國政府撤銷台積電對旗下中國主要晶圓廠運送必要設備的授權,此舉將打擊台積電在中國生產晶片的能力。